三访红庙岭


标签:
山脊过街楼开山祖师万佛堂红庙岭艾洼定都峰冯村 |
分类: 游记 |
原计划走万佛堂再到艾洼,路线不长,坡度不大,轻轻松松就回来了。没想到路上本想抄个近路,结果却又爬上了红庙岭、这是我们第三次到这儿了。也好,走一次红庙岭-艾洼这条路,正好补上一直没有走通这条路的遗憾。
红庙岭区位图(点击可放大)
这次行走的路线
行走地区三维图
行走地区10米等高线图
乘981临快到石龙工业区下车(其实应该到冯村站下车),先到冯村吃个早餐。村里广场上塑有一个拓荒牛。
广场西侧建有一文化墙,其中朝西的一面写着冯村赋。
饭后,从冯村的西门回到村南的路上,这条路上有977路公共汽车,就在西门西面不远,是永定镇政府站,
这条路是原来去万佛堂村的路,其实,在这条路的东边不远有一条新修的柏油路,可以直达万佛堂的。沿着这条旧路一直走下去不远,就是门头沟的南环城路,路西是北岭地区迁来的新区,稍向南一点,就是去万佛堂村的新马路。
万佛堂新村的牌坊
万佛堂新村是个非常干净的村子,是我们见过的最清洁的村子。
跟前还保留着一盘石碾。看碾盘上残留的粮食粉末,这个碾子是仍然为村民们使用的。
过新村继续向前,穿过龙凤山滑雪场就进入了万佛堂旧村。村口的护林员提醒我们上山不要吸烟,其中一位还陪我们走了一段路。
村里的人都搬下山去了,这里留下的多是断壁残垣,偶尔有房子里还有人居住,一定是在山里经营着养殖业或不肯走的老人了。
过街楼往西不远就是万佛寺遗址。
遗址里横躺在地的石碑。
石碑正面碑文是“
石碑背面碑文是“
残留的柱础。
残墙
从寺西南面山上看到的遗址
网上知道遗址周围有很多佛字石刻,但上次来没有找到。这次有意要寻找一下。从遗址出来,看到有一条小路从遗址北墙向西南绕去,路很明显,怀疑是不是就是上山探看石刻的?夫人留在路上,我一人向山上攀去,果然,沿着这条路,发现了两处石刻。
这是从万佛古道入口处向南看,上山的小路就在所指的位置。
万佛古道入口处的一块巨石,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物。
沿古道向艾洼方向前进,走不多远,在一个石砌的平台附近,我们想休息一下。但刚停下,我发现了一条小路向山上伸展而去,我暗想这是不是一条去艾洼的近路?留下夫人,我一人前去探路,爬了一段觉得这条路比较明,不会是走不通的。于是喊夫人上来。小路不很陡,但攀上山脊之后发现与艾洼方向却隔着一条山沟。小路径直地沿着山脊向红庙岭方向延伸过去。
从山脊上拍下的桃花庵开山祖师塔。
近距离拍下的开山祖师塔。
攀到红庙岭顶峰,我们面临着四种选择:一是沿原路返回;二是向东南,走西峰岭、石龙山到石门营环岛乘车回城;三是向东北,走定都峰去圈门乘车;四是从去定都峰的路上转向,直接走艾洼、龙口灰库乘977回城。前三条路我们都走过,第四条路有探路性质。最后,还是决定走一次试试。
从红庙岭下降到与定都峰的鞍部,这里应该有去艾洼的路。向右行,有比较明显的小路,沿着它走下去,却发现最终走不通。回到原路继续向前探路,向前不远,发现一条小路出现在红庙岭与定都峰间的一条小山脊上。走走试试!路不是很明显,但路上有不久前山友们留下的垃圾,这下我们放心了。坚定信心沿着小路走下去。
山脊一路向下,快到尽头时,听到了山下村子里的驴鸣犬吠,好一派生机。下面是我录下的一段录像,重点是录上那些鸡鸣声。
终于下到了艾洼村。本来,这里已经整体搬迁了,但有一家人在这里养了一大群鸡,并且都是在山上放养的柴鸡。几条小狗见有生人路过,大声地吠着迎着我们跑过来。狗很小,不值得害怕。其中一条小狗还仆到我的腿上大声地叫着,也可能是以前有人路过给过它们食物,可惜我包里已经空空如也,只能辜负它的一片厚望了。
到了艾洼,我们就放心心了。再往前的路我们走过,不用担心迷路了。沿着村路一直走了下去。但在一个狭窄处,路却被人用一大堆荆棘封住了,不知是跟前那家人家不愿别人经常路过他们还是护林员有意封山不让人通行。我们费了好大劲才从路旁的树丛中钻出来,前行不久,又遇到了一处,故伎重演,总还是得下山的吧。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处水源,泉眼被人修了一个水池,清清的泉水装得满满的,我们灌了一瓶水,暗自庆幸以后再到此地,万佛堂有泉水,此地又有泉水,不用担心饮用水不够用了。
顺着路一直走下去,龙口灰库大坝下面就是977路总站,乘上977,到石龙工业区换981,顺利地回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