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过年 |
分类: 随想篇 |
春节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重视它,是因为它是岁末年初,新旧交替的时候。对旧年是一个终结,对新年是一个开局。
在不同的时候,对过年有不一样的过法。在新中国成立前,穷苦百姓过年,那真是过劫。大家熟知的《白毛女》中,杨白劳为躲债直到年三十的晚上才回家。在有钱人家大过年的时候,他用仅有的几文钱给喜儿买了两尺红头绳,喜儿竟高兴得什么似的。正准备用邻居送的一点面粉包饺子时,黄世仁带着家丁闯了进来逼债,并说,若还不了债,便要用喜儿抵债。塌天大祸瞬间降到杨白劳身上。杨白劳以命相抗争,被黄世仁殴打致死。这就是穷人的年,穷人衣食无着,其实没有年。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不仅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也得到提高。杨白劳的遭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当年近,国家规定了法定假日。就年货而言,尽管那时什么东西都要票证,尽管东西也不多,但都有。哪怕是一两木耳,半斤花生,哪怕是几块豆腐,一斤白糖,凡是过年的物品基本上都有。尽管买什么都要凭票,都要排队,心里也很着急,但是,年货一定是会买得到的。所以,人们见面会问“年货办齐了没有?”大家也总是笑着答到“差不多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年三十,一家人忙着作团年饭,桌上摆满了十盘八碗,推杯换盏,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享受着年饭的丰盛。这时,人们感受了“年”没有辜负人们一年的期盼。
如今的春节,人们过年则多了一些“烦恼
“每每朝朝都过年”的事现在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过年的形式变化了,内容变化了,年文化更丰富了。人们在怎样过年?把吃喝放在了平时,把休闲放在了假日;把交流放在了平时,把团聚放在了假日。过年更多的是精神享受。(t)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