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乞丐
--王 东
记忆中的乞丐,好像是一个手拄拐杖,肩挎布袋挨家挨户行乞的形象.也有的为了讨好施主,还带个唢呐或快板之类的道具,现场来个“才艺展示”,顺便说些吉利的话,博得众人欢欣,故施主三毛五角总会给的。过去的人们虽然都不是很富裕,但面对乞丐都很热心肠,即使行乞者不施展什么“才艺”,人们也并不会冷眼旁观,依然是有钱的给钱,没钱的馒头窝头,残羹剩饭(冷炙)也会给予施舍的,总之行乞者多半不会空手而归。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施舍意识也似乎淡化了许多。很多人认为让乞丐经常那个出入自己的豪宅有伤大雅,因而 大多数乞丐被拒之门外。于是乎这种传统的行乞方式似乎也式微了。
然而生物学告诉我们,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同样在行乞这种职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种乞讨形式消失了,必然会有另一种新的乞讨形式随之而兴起。因此,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乞讨形式--丐帮。“丐帮”一词,我最先是丛金庸先生笔下看到的,我不清楚武侠中的“丐帮”到底是个怎样的组织,然而现实中的“丐帮”着实让我开了不少眼见。
丐帮一般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他们的行乞对象已不再是个体家宅,早已升级到了饭馆酒楼了。每逢良辰吉日,他们便会结队行乞于每个操办事务的饭馆酒楼。操办事务的主家面对丐帮的“光临”,一为了图个吉利,二为了在亲友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慷慨大方和热心肠,索性大把施舍一番,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主家也只能这么做。如果真和丐帮较起了劲而伤了和气,十多个乞丐蹲在你门口不走,那恐怕最后在亲友面前下不了台的还是你自己。人家乞丐毕竟是乞丐,大不了得不到你的那点施舍,不过还可以到别处去乞讨,而你可就残了,好端端的一庄喜宴……唉!事后一想定会后悔莫及。丐帮“工作”一天下来收入不菲,估计奔个小康不成问题。吃饱了,喝足了,然后自由自在游荡一番,何不乐哉!其实乞丐最优越之处就是自由。鹑衣百结,无拘无束,街头流浪,无鉴到真假之烦,只求免于冻馁,富贵于我如浮云。衣衫褴楼没关系,也许越是破烂,乞讨生意越火。股票与地产的价格不影响他,农业或商业的繁荣也与他无涉,最多不过是给他换一批施主。可以说,世间唯一可以不拘外表的与世无争的人只有乞丐。
其实,这不属于传统的自食其力型的乞丐。最近街头又兴起了一股“坐享其成”的行乞风。此种行乞者不需东奔西跑,只需动动脑筋做点准备工作,即可坐在街头等待接受施舍,且其手段愈加智能化,自动化,少龄化和老龄化,以达“不劳而获”之功效。
此类行乞者几乎都是一些包括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内的特殊人群,其行乞手段基本上都是跪在街头,如丧考妣,前面铺张诉有自己足够悲惨和不幸的字牌来博得众人的同情。其中学生多以父母离异,自己独自流浪为题材,老人多以子女不孝自己被抛弃为大意,将自己的“故事”编地绘声绘色,如火如荼,谁见了都会信以为真,于是大发慈悲,捐献一把又有何妨!而残疾人的行乞方式就倍显灵活了,仅凭自己缺胳膊断腿的这点优势,足以让人感受到其命运是何等的残部忍睹。如果再适当利用一下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才艺施展”法,生于道旁纵情哀歌,人们更是会慷慨解囊。其实这都是些分工明确且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伙。其首脑只在幕后策划和整钱,那些特殊人群仅为雇用的低层干部。看似这些行乞手段投资小见效快,但被揭穿的也快。也许是由于当事人致富心切,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竟没预测到人们会指出他们统一发行的字牌上所写的“故事新编”全属雷同作品的事实,再加上社会上侵权行为日益成灾,几个周下来大街小巷都是该种行乞者的身影,结果其可信度疯狂下跌,因此这个骗局也就不攻自破了,他们的一切行动也只能暂且偃旗息鼓。由于人们均已提高了警惕,清楚地认识到“本故事纯属虚构,未经核实,切末轻信”,于是这些行乞者再想重振旗鼓恐怕就很困难了。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丐帮”行骗团伙。
事实上面对这些仅靠作表面文章的乞丐,主动权还是完全属于你。不予施舍人家也不会怎么你,若是施舍了那也纯属“愿者上钩”。虽是略施狡,但也无伤大雅。你若遇个“狂热”型的丐帮,那算你“三生无幸”。此种丐帮多数是由一位老妇和一窝小毛孩组成.他们每人拿个破饭碗在自己的巡回区域内活动,一旦发现有目标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那些小毛孩便会围上去环绕着你叫唤。若还不奏效,索性爬在地上抱住你的腿满口“祖宗”“爷爷”的乱叫,听者一旦发生错觉,自己的孝子贤孙居然沦落到这地步,恻隐之心就会油然而起。这时你如果还不肯“交钱”,一旦老妇出马,要么申诉自己比“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还要凄怆的遭遇,要么把畸形的腿或有眼无珠的眼皮让你看,那么你那磨得再帮硬的心肠也许会露出一丝怜悯。你若能像发放工资那样一一施舍,他们的申诉便会戛然而止,你可安全通过。若怜悯还不能动人,他们只能使用最绝的“零距离接触法”。他们满脸的鼻涕污泥,你越是厌烦,他们挨得越近,看了随时都会贴上去的样子,这时你便会情愿出钱打发他们赶快走开,像捐款做一桩卫生事业一般。
现代的都市大街,总还点缀着几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他们伸出的手几乎全被人们无情拒绝。这并不是人们没有了怜悯之心,而是他们真的不愿意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爱心和血汗钱被人骗着玩。于是他们只能“怜其不幸而恨其不争”,宁愿闭着眼紧紧握者那几元衷准备舍的钱怀着复杂的心情饶过那片是非之地。是啊,偌大的城市已经不再愿意养活这种近乎奢侈的职业,而那些只想不劳而获饿家伙,仍然只是麻木地缩头缩脑的挤在墙角晒太阳,捉虱子,打瞌睡,冷粥,偶尔也有些个能挺起腰板真冲你傻笑。还有些整日疯疯癫癫地扯着哑嗓穿行街巷大声的哀号,各种时尚的疯话应有尽有,有时还会纵情高歌。也许他们已不再配叫“乞丐”了,只能说是群疯子。
与此同时,你会在靠近城市的垃圾山上发现有不少同志在发掘宝藏,埋头苦干,手脚并用,一片喧哗。也许他们就是当年真正意义上的乞丐,然而有些人剥夺了他们作为乞丐的权利。其实他们现在想想,捡垃圾真的很值,至少不再卑贱地接受别人的“嗟来之食”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赚钱——这是高尚的金钱。
2007/08/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