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宝档案曲回寺元代金饰(下)

(2009-06-04 13:53:22)
标签:

国宝档案

曲回寺

 

 

 

 

 

 

 

 

1982年,曲回寺村民在曲回寺北采石作业时,出土了一陶罐金银器,使这批国宝级的文物又重见天日。

这批文物分两类:

银器为一类,全部是明器。银碗两个,素面圈足;龙首盂一个,以龙首衔环作柄,匠心独运;银柳斗一个,编织条线清楚,凸凹适度,俗中透雅。

金器为一类,全部是头饰。有飞天、蝶双飞、蜻蜓、凤凰、牡丹、帽花、耳环、项链。

飞天 1件, 8.8×4厘米, 重24.52克。

飞天采用模压、锤打、卷筒等工艺。俯姿翱翔,右腿微曲,体态舒缓;头顶宝冠,眉清目秀;脸庞丰满,尚呈盛唐遗韵;鼻梁高挺,蕴含西域之美;袒胸露臂,肌肤圆润;双手前伸捧花,似向人间布祥献瑞;缨络和体,玑珠可数,俊俏中显现圣洁华贵;帔帛、冠缨、束带飘曳,若闻惠风侧耳;身下凝结祥云数朵,浮托潇洒飘逸仙姿,却又兼作器柄,别插方便。整个器形工艺精湛,美丽绝伦。

蝶双飞 2件, 2式。

Ⅰ式    5.6×8.9厘米,重24.55克。

两只侧视的蝴蝶相向连接,平面俯视拼成一只蝴蝶,因称“蝶双飞”。以金箔衬底,用掐丝作图案;头、腹以圆圈图案构成,给人以驱节感;胸部椭圆形,前部结鳞状网;前翅大于后翅,翅外缘作缠枝卷草图案,翅根部布置菊花图案;翅略向后背,给人以着落之感;前后出须,头、胸、腹、翅,均镶嵌玉石。玲珑富丽,美仑美奂。

Ⅱ式    5.8×7.9厘米,重22.62克。

结构与Ⅰ式类似。不同的是头部Ⅰ式3个圈,Ⅱ式4个圈;腹部Ⅰ式6个圈,Ⅱ式5个圈;翅部无花,向前翘,有振翅欲飞之感。

蜻蜓    2件,1式。 6×7.7厘米。一件重7.56克,一件重6.77克。

两件形制大小一致。头、胸、腹,经模压、锤打、卷曲而成,立体感强;双眼鼓突,腹部分九节,尾部开双叉;胸部前后均出双须,须稍曲;翅外廓布置连珠花边,翅内镂空花叶图案;腹下置两条针柄,以备别插。

凤凰 2件,2式。9×5厘米。残重共25克。

Ⅰ式 凤与凰前后同向,共立于祥云之上;头部见冠,口衔花枝,双翅欲展,3条华尾;祥云下置筒形把柄。

Ⅱ式 与Ⅰ式基本相同,唯口中不衔花。

牡丹 2件,1式。 5.8厘米,共重19.93克。

主体为牡丹花。花分两朵,一朵盛开怒放,一朵含苞欲绽;花瓣相拥,花蕊均作抛物面,花叶交迭,花柄呈S形;叶与柄间,落一小动物,似蟋蟀。生动自然,情趣盎然。

帽花 1件。4.1×3厘米,重4.83克。

大致呈菱形。金箔衬底,掐丝工艺作连枝卷草图案,中间镶嵌宝石;下置一小环,已备与其它饰物连接。

耳环 2件,1式。3.5×2.4厘米,共重13.56克。

中间底部作菊花图案,镶嵌玉石;外环带以掐丝作缠枝卷草图案,下置一小环,以备与另外饰物连接;插柄作S形。

项链    现存44粒(不完全),重8.19克。

每粒成瓜状,凸显8条棱,中空。金瓜示意吉祥。

总而言之,这批金银器,结构巧,形象美,工艺精。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这批器物,经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多位专家鉴定,基本一致断代为元代。

曲回寺村是因寺得名,村民在明代才陆续迁入,所以这批器物与村庄无关,绝对是寺院的收藏。

这么一批精美的金头饰,当然只能是上层贵族妇女才可能拥有,一般的官僚士族都不可能。可是一个佛教寺院,怎么能够收藏只有贵族妇女才能拥有的饰物呢?

机缘只有一次,那就是佛日圆照慧明和尚与独木干公主的接触与交往。佛日圆照慧明和尚前面已经叙述,下面有必要介绍一下独木干公主。

自秦汉以来,一般只有皇帝的女儿才有资格称公主。而元朝的制度有别,除了皇帝的女儿外,诸王的女儿也称公主,公主群体很大,而且公主们还要封位。独木干公主在《元史·诸公主表》中有载,她是曾任过监国的拖雷(后谥为睿宗)的女儿,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女,宪宗蒙哥和世祖忽必烈的妹妹,身世极为显赫。她的丈夫是哈弟鄃王聂古dai 。按元朝的制度,她受封的是赵国公主位,灵丘、大同都在她的势力范围之内。独木干公主在元代的公主群中,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公元1253年,独木干公主与慧明法师会面了。通过接触,她“仰师硕德”,为慧明法师加赐了“佛日圆照”的徽号。可是仅仅是精神奖励吗?独木干公主为表示对慧明的敬重,为表示对佛教的尊崇与支持,难道没有其它物质表示吗?

如果没有推断错误的话,这批金头饰就是她的馈赠。其它贵族妇女既缺乏这个机缘,也没有这么贵重的礼物,所以说,这批金头饰的原主人,非她莫属!

而佛日圆照慧明公无论到哪里住持,无论到哪里开法,但曲回寺永远是他的根,是他永远要坚守的地方。因此,这批头饰馈赠的地点可能是在灵丘曲回寺,更大的可能是在大同华严寺,但宝藏一定要在曲回寺。

将近八个世纪,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值得庆幸的是,这批文物终于又与我们见面了。

1996年岁尾,这批金头饰参加了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展览》。同时,作为反复筛选后的精品,收入《中国文物精粹》一书,由笔者撰写简介,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向国内外作了介绍。

2006年,央视CCTV—4《国宝档案》节目,分两集又一次向国内外观众作了展示。

 

文字出自李彪先生,在此深表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