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今天,买了一些蚬子,白水煮熟了,捞出蚬子,看看白白的汤,决定用这个煮蚬子的汤做疙瘩汤。
我做疙瘩汤有一个绝招,是一位四川籍的战友教给我的,分享给大家。
过去,我“扒拉”疙瘩是用清水往面上撒,边撒水边扒拉疙瘩。战友告诉我的方法就是:往面里打一个鸡蛋 ,用筷子来回扒拉 ..... 很快就出现这个状态:略带黄色的均匀的疙瘩。 把煮蚬子的汤烧开,摇晃盆子,大的疙瘩就自然被摇到一边,就往锅里下一部分大疙瘩,当汤里这部分疙瘩变色,再重复前面的动作,把第二大的疙瘩下到锅里....直到全部下完。
如果做得多,面就用得多,要先加一个鸡蛋,扒拉成疙瘩后,放一边,然后再在面上面再打一个鸡蛋,再扒拉。
这样的好处是:
1、由于疙瘩是鸡蛋做粘合作用,所以一下到水里,马上就凝固,汤不浑浊;
2、由于是分几部分下到锅里,大的先下,小的后下,同样汤还是不容易浑浊。
3、这样做出来的疙瘩汤,疙瘩非常有“咬头”。
这样做的疙瘩汤前提是汤一定要多一些,才会出来饭店做的清清爽爽疙瘩汤的效果。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