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初三,先生、孩子都不在家,我的肚子也以“不饿”表达了节日期间的“超负荷”的状态。所以一天只做三件事情:扒拉一点食品,微波炉热一下解决三餐;偶尔打开电脑玩一玩游戏;最多的就是躺在床上、坐在马桶上(比欧阳修的三上少了一上)看书、看杂志。
不读闲书
“娴”从何来。
小的时候,总喜欢看小说,被妈妈斥为“闲书”,记得一次考试前被妈妈发现读小说,屡教不改后妈妈气的扭下灯泡,我就打手电筒看。青葱岁月早已经过去,曾经热衷于的小说,因为冗长而不太喜欢看了,倒是喜欢读看不动脑筋的散文、生活窍门、烹饪、科普等更、更、更闲的书或者是杂志了。读这样的书,让我的生活方便了一些,我也就“娴”惠、悠“娴”、“娴”良了几许。
昨天看了杨澜,我非常喜欢佩服的完美女人写的《天下女人》。在这档同名谈话节目中。杨澜采访了十二位魅力的女性。每一位都走着自己的路,但是走的精彩,不乏大量的艰辛、努力、付出,所以懂得“舍得”、“取舍”的女人是智慧的。
舒婷的《真水无香》已经不再是名噪一时的诗歌,而是清新的散文、随笔。把身居的鼓浪屿“读”的淋漓尽致,看的一点也不累。
杂志也有启迪、幽默的视角,摘录几句。
我最喜欢的“无龄女人”、《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说:一个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起码要有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自己的事情,就会把丈夫当作自己的事情,那就真的会有事情发生。
一位丈夫呐喊:我要管帐,因为管马的叫“马夫”,驾车的叫“车夫”,管帐的才叫“丈夫”。
还有一句非常犀利的关于落伍的语言:第一代不识字,第二代不懂外语,第三代不会电脑,第四代不懂人际关系。
我这个年龄,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只有快乐和启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