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运动 不受伤
(2009-10-15 04:43:55)
标签:
健身保健肌肉运动量技术动作健康 |
分类: 投稿谈生活 |
“十一”长假是个放松的假期,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或者举家旅游、或者约友健身。可是兴奋之余,会有朋友电话告知,不小心出现了诸如扭伤、肌肉疼痛等不适。这种情况就是-----运动伤害。今天的《主妇课堂》就谈谈享受运动不受伤的问题。
我们知道,运动伤害更容易找女性朋友的麻烦。因为女性的骨盆比较宽,大腿的肌肉以及膝部韧带与软骨都比较脆弱,依赖腿部前方肌肉的机会比后方的肌肉要多,因此女性在运动的时候,比男性更容易受伤。
而且,运动伤害也喜欢找平时不注意运动的人群,这些的肌肉、肌腱组织呈现松弛软弱状态,柔韧性不足,协调性差,突发的运动会使这些原本松弛软弱的组织无法承受压力而导致损伤,或者在8---24小时后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
逃离运动伤害的“预防针”
1、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冬季,天气寒冷韧带、肌肉更脆、更僵一些,肌肉比较紧,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好,甚至没做准备活动就立即进行猛烈的运动,就很容易受伤。准备活动可以升高体温,降低肌肉的粘滞度,放松肌肉,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万万不可不做准备活动,直接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量。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训练计划,有条件的可请专业人员指导帮助制定训练计划。
3、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在完全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后再开始练习。在做较大运动量的高负荷练习时,最好有同伴在旁边保护。
4、见好就收。许多人就像一驾坦克,发动起来困难,发动后熄火也难。“一次动个够”是普遍心态,所以一旦玩起来就忘记一切,这样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局部疼痛、肿胀、痉挛、功能障碍等现象。所以在运动后心跳达到“运动心率”的数量后,计时30分钟(运动心率=170—年龄数),就应该停止做收心操了,结束运动。
5、多喝水。运动使肌肉陷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就会产生使人疲劳,进而局部疼痛的物质---乳酸。因此在运动期间随时地、间断地、少量地的补充水分,就可以减少乳酸或者其他代谢产物的大量堆积而引发的不适症状。
6、做收心操。运动后还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做一下收心操,做一些伸展操、柔软操,让运动到四肢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心脏的负担。
逃离运动伤害的“忠告话”
1、不做周末运动员。平日不运动的女士,一到周末突击锻炼,其结果必然是肌肉对运动的“突然袭击”“闹情绪”。所以最好养成习惯,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
2、偷闲做柔软操。可以在工作间隙,做一做瑜伽里面的伸展、拉长肌肉的动作;在座位上举一举几本沉重的书籍;在去卫生间或者茶水间的时候踮足尖行走……利用少量的时间和身边的家具,积少成多的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3、运动或者出游的时候注意穿着轻便。服装轻便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不限制大幅度的运动;鞋子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不伤关节;鞋底防滑避免跌倒。这些在做无氧运动的时候更要注意。
4、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也非常重要。比如肥胖的女士不要跳绳、跑步等膝关节负荷沉重的运动;心血管的病人不要举哑铃这样需要憋气增加胸廓压力的运动。
运动伤害后处理的“小方法”
运动伤害一旦出现,也不要惊慌,如果有不可以忍受的疼痛,请立即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处理。但是轻微的疼痛可以自己处理,原则是:
1、休息。全身放松,让受伤部位放松。
2、冷敷。把湿毛巾覆盖在痛处,上面放冰袋、冰块等,放15分钟,取下休息20分钟,再继续冰敷。冷敷使血管收缩,不再出血、肿胀。千万不要用民间的热敷或者把酒点燃后揉搓。
3、压迫。有的人扭伤后,喜欢马上揉搓,实际是非常错误的,揉搓会使破裂是血管流出来更多的血液加剧肿胀。正确的方法是:用绷带束缚患处,原理也是压迫出血的血管。但是注意是压迫适当,发现压迫的远端皮肤色泽发暗,要及时松开。
4、抬高。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的部位,让血液和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
5、按摩 。48小时后开始按摩治疗,手法要轻缓。
掌握这些小常识,就可以自己在家正确处理轻微的运动伤害。
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健康,不要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