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郑桂华作文教学之过程篇

(2020-08-06 12:06:01)
标签:

转载

上周五,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假座华师大科学会堂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极具前瞻性的作文指导课——《记住这一天》。郑博士设计了三个步骤完成这篇作文的选材指导:第一,这一天是哪一天?要求用一句话一个词语交代“哪一天”。学生动笔共写到二十一项,博士把它们一一列到黑板上。第二,请学生给这些“哪一天”分类,只能分两类。学生最后归纳到有明确日期的(如《清明这一天》)和没有明确日期的(如《快乐的一天》)两类,博士予以肯定。第三,假如你是读者,你选哪几天?最想看到这一天的什么内容?理由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博士明确一要尽量用动词或名词修饰这一天即选用具体明确的词修饰这一天,如“搬家的一天 ;不用评价性的形容词修饰这一天,如“ 幸福的一天”。这就是指导学生选材要切入到具体点上。明确二要选的事是大家所不知道的、不是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指导学生选材要选择有价值的材料。最后学生列举出很多贴切而极具个性的材 料。                                                                      

对这堂以“记叙文的选材”为话题谈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课,我感触很深。它对我们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具针对性。部分教师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这堂课则形象展示了由抽象到具体的指导过程。不仅教了“是什么”“为什么”更教了“怎么样”。博士的展示也印证了我们高一语文组 “学生习作自批自改自评到互批互改互评”的作文指导模式是具可行性的。我们的做法是学生习作正文前必须附有两个说明,即审题过程和具体提纲,审题明确主旨,提纲明确技巧运用、亮点设置。习作批改评判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仅作指导总结。让学生从鲜活的材料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活动的积极性。从目前试行情况看,效果良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计划,落实措施,梳理开发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为提升作文教学质量作出不懈的努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