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梨园界的一些交往
(连载 5
)
文人雅士——萧氏兄弟

萧老晚年便装相。

萧老与梅兰芳大师合演《女起解》。

这是萧长华老前辈的得意门生、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先生根据萧老的口述写出的一本著作。萧长华老前辈是“富连成”科班的总教习、堪称中国戏曲教育史上第一人,能教、能编、能导、能演,各行当的戏无一不能,而且品德高尚,在梨园界德高望重,被尊称为“萧老”、“萧老夫子”,桃李遍布天下,京剧名家大多出自萧氏门墙,不是“富连成”出身的众多名家也都受过萧老的教诲。

萧老之子、京剧名丑萧盛萱先生及萧盛萱先生的两位儿子萧润增、萧润德先生,爷儿仨亲笔签名的《萧长华戏曲谈丛》相赠与我,我太崇拜萧老了,又得到萧老后人亲笔签名的萧老的著作,我如获至宝,十分欣喜。就是梅兰芳、马连良见到萧老也会毕恭毕敬的。
萧润增先生是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信芳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出身梨园世家,曾祖萧镇奎、祖父萧长华、父亲萧盛萱均是京剧著名丑角演员。195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承雷喜福、邢威明、茹富兰等名家,在学校期间曾演出《战蒲关》、《下河东》、《汾河湾》、《平贵别窑》、《二堂舍子》、《武昭关》、《打鱼杀家》、《打严嵩》、《取南郡》、《清风亭》、《江汉渔歌》、《临江驿》、《四进士》、《乌龙院》等剧。1958年进入中国京剧院。1959年经院长马少波先生举荐,赴上海拜周信芳为师专攻麒派艺术,得大师亲传,曾主演《武龙院》、《描容上路》、《四进士》、《群英会》、《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义责王魁》、《打鱼杀家》、《平贵别窑》、《斩经堂》,还曾经参加《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满江红》、《状元媒》、《初出茅庐》、《潇湘夜雨》、《龙凤呈祥》、《大明魂》、《义民名册》、《春草闯堂》等剧。曾随团赴日本和香港演出,1990年参加中国京剧艺术团赴香港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演出活动,曾参加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大师诞辰九十周年、九十五周年、一百周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地的演出活动。1997年应台湾戏剧研究委员会邀赴台湾讲学。为周信芳大师《四郎探母》、《打鱼杀家》、《投军别窑》、《一捧雪》配像。2001年应香港康禾文艺署约,演出《九更天》、《草船借箭》、《打侄上坟》、《黄鹤楼》、《新桃花村》。2002年随浙江京剧团赴香港演出《明末遗恨》、《宋江杀惜》。


过去没有电话,除了见面,就是书信往来。这是我保存的萧润增先生给我的部分来信。在和润增、润德二位先生的多次交往中,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风范,二位善良、谦恭、文雅、博学,一派学者风度,大概这也是萧老的遗风。当老母叶慧蓉老太太患病时,萧氏兄弟忧心如焚,竭尽人子之孝道,我曾多次从中帮过一些忙,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在润增、润德先生身上的体现,每每想起,都令我十分感动。
萧润增先生的夫人是在曾经誉满全国的电影《杨门女将》中,扮演深受观众喜爱的“英雄少年”杨文广的梁幼莲女士。http://chat.bbn.com.cn/Upload/xmwt/2009-5/xiao1.jpg
萧润增先生在讲《京剧的传承》。

萧润增先生在麒派名剧《斩经堂》中扮演的吴汉。前面在萧润增先生给我的信中也提到了这出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