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0后不容否定

(2008-02-15 17:02:50)
标签:

杂谈

50后

评论

分类: 时事评论
50后不容否定      50后不容否定!
 今天我浏览博客时,见到这样一篇文章50后这代人到底做了什么!》,作者:陶懋骏 原文如下: 
 50后这代人一生中到底做了什么呢?他们虽然也有过理想,也受过苦,也努过力,可是到头来他们发现原来他们懂的全是虚的,他们会的一文不值,他们的努力也大都是无用功。

 他们无法与他们的上一代人相比,那一代人创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其中无论是高尚无私奉献的,还是上窜下跳整人的,总算都有过一段人生精彩的时候。

 他们也无法与他们的下一代人相比,人家懂电脑,懂网络,懂怎么吃,懂怎么穿,懂怎么保养,他们看都看傻了。

 可怜他们命里没赶上英雄用武之时,小小年纪就下了乡上了班,混了个不用脑的差事,吃了二三十年大锅饭,企业改革后,还没老呢又被连哄带轰的下了岗,就这么窝窝囊囊的糊里糊涂的活了几十年。到头来什么科学知识也没有,什么新潮玩意儿都追不上趟儿,连学着在手机上发个短信都困难的不行。他们会的就只剩下了抽香烟,喝老酒,发牢骚,骂大街,打麻将,走后门。

 他们虽然不懂应该如何做爱,可总算是还知道怎么生孩子。还有一件事是他们最在意也最拿手的,而且做的十分用心,十分执着,那就是孩子生下来后,玩了儿命般的宠惯。在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中,好像还没有过哪一代人像他们这一代做的这么登峰造极!这么痴迷不悟!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生命中唯一剩下来可以做的事情了。他们自己没有学问,没有事业,没有自我,于是拼了命似的去宠惯孩子,以图一举两得:既安慰了自己失落的灵魂,又挣回了面子 - 我虽然不行,可我孩子行呀。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在他们总还算是有这点能力的时候,赶紧抓紧了惯,拼了命的惯,他们是要让他们的孩子千万记牢了父母的爱,父母的恩,用来遮掩他们的心虚,他们害怕被儿女看不起,担心儿女以后不孝顺,拐弯抹角的小心翼翼的保护好他们还仅存的那一点自尊。

 他们这样宠惯儿女实际上是害了儿女啊!可他们就只有那点文化水平,就只有那点思想水平,他们认准了一个理,就不管这是不是歪理邪理,一个脑袋扎进去,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让他们站在高处去看问题,他们做不到呀!

 说他们这代人什么好呢?过去常见报章上将他们定位于“文革中被毁掉的一代人”,看来看去,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注:我并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这些现象在50后中相当普遍,所以我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等着被骂的狗血喷头就是了。

 还有:80后的读者,别忘了把我的文章拿去给你们老爸老妈看看哦,他们要是生气了,就好好的安慰和鼓励他们,可不要看不起他们哦。

 

 

      我对以上这篇文章的评价: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看待任何事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要看到正反两个方面。生活在任何历史阶段的人们都不可能超越历史、超越现实。再过一、二十年,那时的年轻人也许会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很落后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如果没有现在的人们的奋斗,也不会有一、二十年后的更加美好。一代胜似一代,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幸运。
    50后这一代人成为文革的巨大牺牲品、成为政治的巨大牺牲品,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历史的责任不应仅仅由这一代人承担,他们当时还都是孩子......
    博主所谈的一些现象是存在的,但绝非主流。中国在近2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50后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是不容置疑的!决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否定整整这一代人!

 今天,50后这一代大多数人仍然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始终服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从来没有向党和人民提出过任何要求,至今依然自己默默地承担着......这一代人已经正在掌握着国家的重权,其中有不少人已经担任了中共中央常委等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没有这一代人的忍辱负重、没有这一代人的牺牲奉献,也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强盛。50后应该是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一代人,历史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博主,如果你也生活在过去的那个年代,也许你现在还不如他们!

 我看了你的其他文章,发现博主有以点盖面的习惯,也许这能给你带来极高的点击率吧,但请不要再用贬低别人的手段来宣传自己,这种做法只怕很多人都不敢苟同。

                       贾大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