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都不回避对“洋秋菊”报道的批评

(2009-12-16 13:24:18)
标签:

杂谈

[来论]“洋秋菊”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王攀 原创 浏览量:
108
  发布时间:2009-12-16 手机看新闻
版次:AA30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美国哈佛女孩朱莉为救中国未婚夫免受牢狱之灾,在5个月时间里多次上访。经历着赴京、排队、申诉等所有中国人上访必经的过程。

    美国哈佛女孩朱莉为救中国未婚夫免受牢狱之灾,在5个月时间里多次上访。经历着赴京、排队、申诉等所有中国人上访必经的过程。而在奥巴马访华期间,她甚至想到找奥巴马上访。(12月11日《南都周刊》)

    当我看到《南都周刊》这篇“洋秋菊”报道后,一直以来对南都新闻操作的敬意,被狠狠地打了折扣。事情是这样的:刘士亮在深圳当“小保安”,朱莉是他的未婚妻,美国哈佛高材生。新闻说,“刘士亮大哥的孩子和同村村民刘士勋的孩子发生冲突,使得两家棍棒相见。刘士亮大哥家吃了亏。当时在深圳工作的刘士亮坐立不安,带着5个朋友赶回老家,与刘士勋家发生肢体冲突。刘士勋轻微伤,刘士亮重伤颅骨骨折。2008年6月23日,刘士勋终审被判刑5年,赔偿刘士亮1.5万余元。刘士勋对判决不满,状告刘士亮非法侵入住宅,开始上访。9个月后,即今年3月,五河县检察院以涉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为名批准捕逮刘士亮。”

    显然,这是一篇案件报道。但很遗憾,新闻通篇只有一方当事人“洋秋菊”的声音;庆幸的是,很多网友却提出了质疑。新闻跟帖里,一条ip地址来自事发地安徽蚌埠但没有被证实的跟帖受到众网友“顶”,复制而来,真假读者自己判断:

    “这事我知道,刘士亮首先不是什么小保安(新闻说是小保安,作者注),是深圳一公司老板,找一美国对象,双庙人。这事是这样的:刘士亮侄子十几岁打刘士勋儿子(八岁),将刘士勋儿子打伤,刘士勋知道后找刘士亮哥嫂理论这事。刘士亮知道后,从深圳带几个打手坐飞机到合肥,又从合肥请几个体校朋友,一同开几辆车到五河来打刘士勋,刘士勋被打伤后,‘狗急跳墙’打伤刘士亮,应该是正当防卫,刘士亮花钱判刘士勋五年半。刘士亮到现在逍遥法外!天理在哪?!在这事之前,刘士亮的叔叔还将刘士勋打伤,刘士亮叔也在逍遥法外!刘士勋还是个瘸腿残疾人,天理何在呀。看到的帮我顶下。跪谢。”

    也有网友说这个帖子可能就是刘士勋写的。假如真是刘士勋所写,可以判断,“洋秋菊”上访事由的另一方当事人也愿意接受采访,但为什么,记者忘了这一环?让双方都有声音,新闻不是更客观吗?   □王攀

————————————

注:不得不对南都表示敬意。这篇指名道姓批评南都的新闻,批评之处一字不差地发在了南都的评论版上。我在想,如果要是批评商报,我会发吗?不确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