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死亡”事件再拷“特色调查”

(2009-11-13 20:07:47)
标签:

杂谈

王攀

一名5个月大的患儿,因患眼眶蜂窝组织炎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救治无效死亡,经南京市卫生局组织由专家、网民、记者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认定,医生因为玩游戏而失职,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而此前市儿童医院的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11月13日《扬子晚报》)

出了事故,有了纠纷,不是由中立的第三方,而是由当事方或当事方上级调查,这可谓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特色调查”了。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调查方式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在于调查结果往往在眼里揉不进沙子的网民、记者等的追问下,最终被事实否认。现在的南京“婴儿死亡”事件调查如此,不久前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调查亦如此。

“婴儿死亡”事件最初由当事方南京市儿童医院调查的,作为责任医生的所属单位,自然会有所偏袒,并极力推卸责任;“钓鱼执法”事件最初是由当事方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调查的,作为“钓鱼”执法者的上级单位,自然也不可能作出客观结论。事实也即如此:南京市卫生局在由专家、记者和网民共同参与的联合调查中最终发现真相,而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也在媒体和网民的极力声讨中,承认第一次调查与事实不符。

对两起事件的调查,官方在回答为何第一次调查没有客观公正时的回应颇有意思。“婴儿死亡”事件里,第一次调查不实在于“值班医生隐瞒事实真相,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不实,轻信当事人的证言,南京市卫生局审核不够严格”;“钓鱼执法”事件里,则是“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的所谓调查结论是在未经深入调查、仔细核实的情况下简单草率作出的,与事实不符,误导了公众和舆论”。对照这两句话,用词、语气何其相似:“调查深入不够”和“未经深入调查”、“轻信当事人证言”和“简单草率作出结论”——一句话,都是技术原因,是调查手段和过程的问题。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种“特色调查”之所以屡屡出现问题,由记者和网民等组成的二次调查之所以常常比由当事方或当事方上级组成的调查更能发现真相,在于前者求真务实,后者弄虚作假,在于这种“特色调查”从根子上就坏掉了——它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一旦自己调查自己,自己人调查自己人,那么,无论调查的手段和过程多么深入和严密,调查结果都不可能接近事实的真相。

近些年,网民成为推翻“特色调查”的最重要的力量。网民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我们上网,我们都是网民;因为开放的网络,因为没有利益瓜葛,在事故和纠纷的调查上,网民对真相的追问更执着,对公正的信仰更坚定。终结“特色调查”,只有靠那些没有利益瓜葛、对真相、公正有宗教般信仰的去做,才可能有真相、公平和正义的调查结果。但现实中,这种“特色调查”是如此的普遍。除了南京的“婴儿死亡”和上海的“钓鱼执法”的调查,再往前看,“躲猫猫”调查,“华南虎”调查,等等,等等,这种荒唐的“特色调查”无时不刻都在一幕幕的荒诞剧中上演,被正义的人戳破之后,又会再次粉墨登场。

http://www.scol.com.cn/focus/shwx/20091113/200911137531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