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生巾”何以成副县长之女施暴事件舆论升级的导火线

(2009-05-26 14:50:21)
标签:

杂谈

王攀

 

日前,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教育局就副县长之女率众殴打侮辱初二女生事件发出通报,先前小艳叙述的嘴里被强塞进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变成了“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并且是“贴到”脸部。(5月26日《京华时报》)

 

发生在孟连县一中副县长之女率众殴打侮辱初二女生事件再次在舆论层面升级。升级的原因是孟连县教育局的一纸通报。在通报里,这一事件的新闻“沸点”——卫生巾,由媒体报道的“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变成了现在的“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由媒体报道的“强塞进被打女生嘴里”变成了现在的“贴到被打女生的脸部”。

 

从“脏卫生巾”到“未使用的卫生巾”,从“强塞到嘴里”到“贴到脸部”,尽管在侮辱性质上没有改变,但在侮辱的程度和带来的伤害上,意味着减弱。

 

在施暴女生的副县长母亲主动探望被打女生、舆论谴责中尚有观点呼吁不必为“副县长”的标签过于敏感、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这一案件的调查之时,孟连县教育局在“卫生巾”上做的这篇文章,实在是没事找抽,除了授舆论以口实、影响公安机关办案外,没什么好结果。

 

但退一步说,如果是孟连县公安机关发布的通报,认定原来的“脏卫生巾”是“未使用的卫生巾”,原来的“强塞嘴里”是“贴到脸部”,就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吗?也不会。比如,在邓玉娇一案里,媒体此前报道的邓贵大等官员对邓玉娇“按倒”一说,巴东公安机关通报认定为是“推坐”,这同样引起舆论的不满,认为有为官员开脱的嫌疑。

 

从“脏卫生巾”到“未使用的卫生巾”,从“按倒”到“推坐”,可以发现,无论哪个政府部门的认定,公众都是强烈质疑;而对媒体的报道,公众确信不疑。

 

从调查的专业角度看,媒体的调查显然不如政府专门调查机构专业;从接近案件的程度看,媒体的调查显然不如政府专门调查机构接近案件核心。但为什么公众更相信媒体报道,而特别不相信政府部门的官方结论呢?为什么只有官方调查结论跟媒体一致,公众才善干罢休,而如果官方结论与媒体报道不一致时,就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批判呢?

 

公允地讲,媒体报道的未必准确,官方认定的未必错误。如果从专业和接近案件核心的角度看,官方认定应该更接近事实真相。但公众在官方认定结果出来后,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满说明,公众对官方不信任,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官方的案件中,这种不信任更加明显。

 

没有必要惊诧于公众不信任官方。权力原本就是要质疑和警惕的。不信任官方、监督官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在我们的体制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都不够强大、有效,质疑官方的责任就落在了公众身上,为了避免官方自说自话,公众只有赤膊上阵。

 

中国的公众太累了,如何保证官方认定不受外力干扰,独立的司法监督、政党监督,是最终要走的道路。

 

http://news.163.com/09/0526/04/5A7D87CC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