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创伪”外衣之后怎么办
(2009-03-17 17:23:07)
标签:
杂谈 |
王攀
3月13日,河南焦作网友在论坛爆料称:全国创卫审验期间,该市不仅关闭了市区内所有中小饭店、报刊亭、中小理发店,而且某些路段的饭店还在一夜之间被迫“转行”。(3月17日《华商报》)
为“创X”而弄虚作假屡见不鲜。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地为应付春灌情况检查,苦于麦田里井不够,连夜派人在临公路的麦田里垒上几个“井口”,刷上白灰,检查组坐在车里远远地望去,以为是真井,结果蒙蔽过关。民间传播这样的故事,一方面讽刺了下级弄虚作假,另一方面也讽刺了上级检查走马观花。类似“假井”很普遍,为了“创卫”而“创伪”,焦作把市区内的中小饭店等商业店铺一夜之间“改头换面”,不过是过于出格而已。
拜网络监督之功,焦作的“创伪”没有像“假井”那样,只在小范围内流传;由于网友的“眼睛”(照片证据)和“嘴巴”(论坛揭发),让这一公然造假行为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荒唐。对此,仅止步于声讨弄虚作假,已无深刻意义;再汹涌澎湃的声讨,都不及动真格的惩罚有效;只有严惩,才可以以儆效尤。否则,不过是一个弄虚作假的典型,遇到一次狂风暴雨的口水而已。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揭开“创伪”外衣之后怎么办?
目前,全国爱卫会和焦作创卫办都有回应。前者回应“会去进行核实,会给当地群众作出回复”,后者表示“这可能是个别商家的行为”。而面对“这些商家为何要这样做”的质问,焦作创卫办未做正面回答。可以想见,接下来,两个机构都会对这一“创伪”进行调查,然后回应公众。这固然是一个制度性求解渠道,但问题是,调查者就是“创伪”者,这种调查难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且,只要责任人没有得到惩罚,下一个“创伪”就不可避免。
所以,在网友曝帖,全国爱卫会和焦作创卫办回应的情况下,揭开“创伪”外衣之后怎么办,仍是一个问题。在正规渠道求解之外,还需要一个非正规渠道,那就是网络、媒体进一步揭幕。在焦作创卫办眼里这些“自愿”改头换面的临街商家,就是非正规渠道求解的很好线索和突破口。当创卫机构的官方调查和民间机构的调查一起出炉时,事情真相才会明了;当相关责任人受到应有、相当的处罚时,才能真正避免类似“创伪”再次上演。
总之,面对创卫成“创伪”这样的荒唐,我们在谴责弄虚作假的同时,不能忘记揭开“创伪”外衣之后怎么办这一问题,解决、回答这一问题,才更有意义。正如网友曝帖而揭开“创伪”外衣一样,我们不能仅仅对官方调查守株待兔,还必须通过网络之力、媒体之力,层层剥开,找出藏在“创伪”背后的责任人,让他受到“罪有应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