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c81bcc1x8bf6f19c67d4&690
印象中,童年的我总是被大人们安排看家,父母和哥哥姐姐们到庄稼地里劳动。每当他们在晌午吃过饭后扛着农具消失在村头后,我总是快乐而又忧伤着,想想一整个下午都可以无拘无束而不再受父母的管教,心情自然是愉悦的,可是再看看自己身后孤单单的背影,想想又要独守空房,心情又失落起来。那时当然不会想起用“独守”二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可是就是觉得自己会孤独。
长大后,常常会遇到自己形影相吊的情形,慢慢体会到了独守的五味杂陈,懂得了“独守”就是独自守候;独自保持。也读到了《后汉书·任光传》:“
光 为 信都 太守。及 王郎 起,郡国皆降之…… 光 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读到了清 陈梦雷
《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枝条荏苒任飘零,苦心独守凌霜节。” 渐渐地,独守已经渐入心灵。
随着岁月的转变,我在独守或者是群处的境况下日益成熟,对独守的意境益发心领神会。回忆起三十年来的历程,串起每次独守时的点点滴滴,总是有万千感触在心头。婴儿时,独守就是离开妈妈温暖的怀抱;童年时,独守就是暂且不再受父母哥姐们的约束和教导;少年时,独守就是放学回家等到天黑也等不到家人的内心煎熬;成年了,独守就是撇开同学和朋友独自一人在寂静的角落里抚平内心的狂妄和浮躁;而今成家了,为人夫为人父了,独守就是等着妻子儿子快点来到身边的渴望和寂寥。独守的情景、感触和对象总是在时光荏苒和沧海桑田中变幻出五彩的光芒,焕发出多极的意义。
现在,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总是会静静地想,人啊!这短暂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融入和独守中做权衡,在喧嚣和静谧中作取舍,在名利和幸福中做斗争。人活一世,经历坎坷,饱受磨难,泪水和笑颜同在,失败与成功并存,无论怎样,到最终,都是要独守一方矮矮的坟墓,在那里寂寂地沉沦与消亡。回想起来,其实人生就是一阵独守,从在母亲的子宫里独守,再到在自己的坟墓中独守,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到底是为谁在独自守候!
有些人,在独守中丧失了价值,走向了极端;有些人,空侯一生,虚度了青春年华;还有的,一生追逐名利,不再给自己留下独自思索的时机,把幸福和健康抛之脑后,最终还是要抛下金钱和名利在坟墓中永久独守。
回首自己这几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觉得什么都看得淡了,看得开了,原先总是厌恶“命里有它终须有,命里无它莫强求”这句话,总觉得它让人沉沦和颓废,可是现在,明白了它的深刻含义,经历了挣扎,经历了独守,尽管努力了,尽管觉得它本该是我的,可是,事与愿违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放弃。尤其是经历了到涡阳县的一次考试之后,总觉得我在这个错综复杂,人心险恶的社会里,象一只被猎人追杀的羊,在无助的逃奔和躲避中,只能利用喘息之机,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独自舔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躯!
当夕阳西下时,我站在楼顶,看见了远方的地平线为夕阳默默守候;当放眼四望时,我置身原野,看见了炊烟飘向它远方的家园;当独自一人扪心自问时,我又该流落到何方,哪里才是我值得守候并为之倾注一生精力的最后归宿?
只想,真的只想,为自己守住内心那一角,无论是春夏秋冬都繁荣茂盛翠绿欲滴的--精神家园,无论天翻地覆,无论沧海桑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