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门(大唐芙蓉园正门)旁巍峨雄伟的侧楼。
重阳节即将来到,我也登高远眺一回。这是登临园子中心建筑紫云楼上拍摄到的园内秋景,远处制高点处依稀可见高耸的建筑便是“大唐诗表”,即“茱萸台”。
茱萸台就在前方,阳光下那头威武的雄狮子闪烁着金光,威严蹲坐于高台之上……
通往茱萸台的石径,一步步拾阶而上……

这便是刚才远眺看到的大唐诗表(茱萸台)了。
大唐诗表总高7.8米,由表础、表身、表顶三部分组成,表础采用唐代流行的十二生肖铸铜高浮雕装饰,表顶上站立着锻铜贴金吼狮。表身为八棱柱,阴刻贴金文字,铸铜高浮雕山水。
诗表正南、正北两面各写有“茱萸台”三个大字,这个名称得来于“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名诗句;正东面为顾炳的《顾氏画谱》,纂写了唐历程山水画;正西面为杜甫的《九日曲江》诗;西南面为唐宋名人画《观瀑图》;西北面为《登高赏月图》;东北面为王昌龄的《九日登高》诗;东南面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整个大唐诗表位于芙蓉园高处,象征着九九重阳登高之意,其表身上面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最能体现这种意境。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四年家乡亲人而作的一首名篇。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当年他从家乡蒲州(山西永济)前往洛阳求学,重阳节时思乡心切,就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既抒发了作者强烈思念亲人的情感,又反映了民间喜过重阳的习俗,堪称千古绝唱。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