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
新家有了开阔的厅,简洁的沙发、茶几、视听柜外,再无其他家具,转角与角落就全被摆放了大盆的花草。有小盆的兰花就摆在红木的花架上,紫砂的盆上雕着雅致的图案,三株墨兰优雅地舒展着硬挺墨绿的叶片。想起大姐居然说我的性格适合养兰花,惭愧的是,我对兰花却一无所知。
先生在家时,和他跑了几天花卉市场,几欲买花成瘾。墨兰、黄果兰、栀子花、鸭掌、红掌、竹排、棕竹、八角……,直到装满了叫来的三轮,后备箱又塞了几小盆,才满意而归。
下了一周的雨,天好容易放晴,久违了的阳光,应该让我的花儿们也享受一下才是。于是和儿子一起,把黄果兰和八角搬到了园子里,用撒壶淋上清洁的水,欣喜地看那枝叶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着光,于是放心地走了。到了下午去看时,却见八角的大叶子全都软软地向四周垂下,中间露出光秃的枝条,已经全无造型可言,心不免咯噔一下。一切美好逝去时总会勾起人伤感,就如同美人迟暮,落寞之情难以言表。不明原因的我急忙搬它回来,放到阴凉的客厅里,到了傍晚,它又重新恢复了生机,油亮的大叶子又如一张张的小伞状欣然张开。也许多日的阴凉,已让喜阳的它不再习惯炽热的阳光。对于阳光,它也许又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了。黄果兰还好,也许本身就是乔木,稍显粗壮的主干就如骆驼的峰能缓解一时的干渴,正午时的叶片也会耷拉,那是一种适时的躲避吧?有了一定的积蓄足以担当,又懂得退让,一切就都幻化成馈赠,它就会吸取精华,欣然生长……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植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白菊】
先生走时,叮嘱我柜子上有包杭白菊,可以用来冲水喝。以前在超市里购买过这种白菊,因为品质不同,泡出来的菊花茶色香味都逊色些,冲过几次后慢慢地就没了兴致,遂冷落一旁,久了便弃之。这次他特意嘱咐说是上好的菊花,让我别糟蹋了好东西。
烧了滚烫的水,放几朵干酥酥的花儿到透明的水杯中,水杯是双层真空的,简洁中式的结状图案巧妙地装饰在里层的杯壁上,说不出的雅致。水开了,任热气升腾高举着倒入杯中,花儿们翻飞起舞着先是漂浮,而后小小的花瓣慢慢舒展开来,精致饱满,于杯中静止。片刻,杯里的水变成了澄澈的浅黄色,盖了杯盖儿,手拿远了欣赏,那个浅黄的“花柱”外有一圈透明的“边框”,更凸显那抹黄色的纯美。
毕竟不是赏物,尝尝口感才是正事。打开盖儿,久聚的香气扑鼻而来,淡雅又清爽。如此赏心悦目,连不大喜好喝水的我也不由饮尽了整杯,齿颊间更是清香四溢。
寒暑往来,体制弱的我又患上了感冒,这菊花茶正好对了我的症,清热败火,润喉利咽,养目怡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