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早养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5-05-15 15:20:27)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课题研究 |
《好习惯早养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设背景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2013年是我镇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年”。我校将“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体化的主要切入点,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文明礼仪的道德标准,拟开发和实施“好习惯早养成”校本课程,确定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为主要内容,以低、中、高年段为主要层次的习惯养成教育体系,编制“好习惯早养成”校本教材(低、中、高),努力让好习惯的种子早日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海安镇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联系卡》,结合我校实际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拟订课程内容分为三大块: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
意义 |
目标细化要求 |
1.按时起居 |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良好的起居习惯。 |
按时睡觉、起床,睡眠充足 |
2.科学饮食 |
饮食是生命之源,人不能不吃不喝。教给学生科学饮食方法使学生认识科学饮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喝酒。 |
3.锻炼身体 |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
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持之以恒。 |
4.勤俭节约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
爱护财物,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
5.讲究卫生 |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
勤于洗漱,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护视力。 |
6.热爱劳动 |
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 |
主动值日,学会自理,乐做家务,注重效率,讲求质量。 |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
意义 |
目标细化要求 |
7.严格作息 |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
按时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玩耍,有事请假。 |
8.学习主动 |
学生的主动性包括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而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习主动性是其整个主动性的核心。 |
学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复查,及时订正。 |
9.学会倾听 |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
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听课效率高。 |
10.善于思考 |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
勤思善问,乐于交流。 |
11.热爱阅读 |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阅读有益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会搜集、整理资料,绿色上网。 |
12.认真书写 |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
姿势端正,细心专注,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
13.积极探究 |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
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分析问题有独特折见解。 |
(三)小学生交往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
意义 |
目标细化要求 |
14.举止文明 |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
升旗敬礼,待人热情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得体。 |
15.诚实守信 |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
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以诚待人,信守诺言,有责任心。 |
16.尊重他人 |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
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弱小,乐于助人,不强人所难,有包容心。 |
17.自信自强 |
自强、自信是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具有自信、自强品质的学生才能成功地进行学习。 |
正确认识自我,不惧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 |
18.懂得感恩 |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
体会师长艰辛,孝敬父母,感恩回报。 |
19.遵守秩序 |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 |
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 |
20.热爱自然 |
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激发关心环境问题的兴趣,树立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 |
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节约能源。 |
三.人员分工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负责整体构思、部署与监督
组员:
各班科任教师;
(1)“习惯早养成”低年级教材编写小组
组长:
组长:
(3)“我学礼仪”高年级教材编写小组
组长:
四.编写要求
1、每学段的负责人写好前言,作好目录,具体将内容分好工、参与和指导编写。具体设计化整本书的形式。
2、以上提供的内容每学段均可以设计为20课左右,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的小标题,也可以重新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增加或调整或融合。
3、每一课设计时分不同的小版块;图文对照(可以用学校孩子及相关人物的实物图,低段可以卡通点;最好以两位主人翁贯穿),设计相关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初稿完成时间:
五.课程实施
1、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惯养成方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习惯养成方法,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意识得到提高。
2、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教给学生规则,就要训练学生按这个规则进行,并且持之以恒。
3、课堂教学的形式要活泼,丰富。可以制作一些课件,以课件形式给学生正确的感性认识,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主题队会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
4、进行学科整合,将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每一门的学科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5、努力和家长配合,家校共同训练,不扯两张皮。学校喊破嗓,家里全丢光。
六.评价体系
1、由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学生的上课、下课、放学、作业、课堂等方面的日常行为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形成学生习惯养成个案。
2、由家长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