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2014-11-25 11:05:19)
标签:
财经 |
分类: 传统教育 |
天文学
时间 |
发明者 |
成就 |
世界地位 |
战国 |
甘德 石申 |
《甘石星经》 |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
《石氏星表》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
||
东汉 |
张衡 |
水运浑象仪 |
´ |
( |
´ |
||
地球是圆的 |
比欧洲早1000多年 |
||
唐朝 |
僧一行 |
黄道游仪 |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
实测子午 |
´ |
||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
´ |
||
元 |
郭守敬 |
简仪 |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
||
《授时历》 |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原因:[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
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时 |
发明者 |
成 |
世 |
春秋战国 |
´ |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
´ |
东汉 |
´ |
《九章算术》( |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
三国 |
( |
提出割圆术 |
|
南朝 |
祖冲之 |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 |
比世界领先(1000 |
晚明 |
( |
“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
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的计算为基础, 构筑起一套科学的音律体系 |
农学:(强调应用)
时 |
作 |
成 |
世 |
南北朝 |
贾思勰 |
《齐民要术》 |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 |
元朝 |
中央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 |
《农桑辑要》 |
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 |
元朝 |
王祯 |
《农书》 |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
明朝 |
徐光启 |
《农政全书》 |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博采古今,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
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时间 |
发明者 |
成就 |
世界地位 |
西汉 |
´ |
《黄帝内经》 |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
了( |
东汉 |
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
´ |
《神农本草经》 |
中国现存较早的( |
|
明代 |
( |
《本草纲目》 |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
四大发明:
时 |
发 |
成 |
世 |
西汉 |
蔡伦(东汉) |
造纸术 |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
唐朝 |
|
雕版印刷术 |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记载的印刷品 |
北宋 |
(毕升 |
活字印刷 |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
唐宋 |
|
火药 |
在14世纪经(阿拉伯 |
北宋 |
|
指南针 |
北宋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 |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
B.
C.
D.
E.
F.
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