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
标签:
娱乐 |
分类: 户外运动 |
滑雪中的连接技术:出弯、入弯和转换(中)
|
|
|
||||||||||||||||
|
|
|
|
||
| |
出弯讲完了,该讲入弯了。入弯就是转向,转向有两种方法:拧转雪板转向与立刃后利用刻滑板的特性转向。要转向还要加压,出弯时“轻身”是减压,入弯时就要加压。 一、加压
雪板与雪面保持压力才能更好的转向,根据虚拟蘑菇理论,入弯时压力会变小,因此要加压。加压的技术动作与减压的技术动作是完全对应的。出弯时起身减压,入弯时就下蹲加压;出弯时收缩减压,入弯时就伸展加压;出弯时收缩与起身相结合,入弯时就伸展与下蹲相结合。出弯时减压的技术动作决定了入弯时加压的技术动作。 图1 图1中6/7/8帧是入弯,HH伸展右腿加压。伸展加压的前提是HH在2/3/4帧收缩左腿,在5帧转换时双腿弯曲,然后才可以伸展右腿加压。 二、拧转 入弯时不用力雪板也会向弯的内侧旋转,滑雪者控制雪板旋转的角度是拧转。入弯拧转重心一定要向前,因为雪板是以板尖为轴旋转的。在雪板平放在雪面上或雪板与雪面没有压力时拧转是最容易的。拧转完成后其实滑雪者运动的方向并没有转过来,还需要转向的雪板与雪面形成作用力使滑雪者真正完成转向。 三、用刃 入弯还可以只立刃不旋转雪板,利用刻滑板的特性完成转向。入弯是C弯中最难用刃的阶段,因为此时雪板处于山下刃立刃,身体重心也是倾向于山下侧,难以掌握平衡,HH将这个阶段称为”Upside Down”,可以参考图1的6/7两帧。PMTS的核心技术就是用刃入弯,具体的方法是: 1. 2. 3. 图2是用刃入弯阶段,展示了立刃/加压/反弓/反拧/外侧腿伸展内侧腿收缩等各项技术。 图2 四、拧转入弯 vs. 用刃入弯 既然讲到了两种入弯方式,就有必要比较一下。 1. 2. 3. 4. 五、PMTS的逻辑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有想明白,直到今天写贴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提高滑雪水平的捷径之一是发技术帖,写之前自己要先想明白,然后还要上雪道试试,所以各位雪友要多发技术贴。言归正传,继续灌水,PMTS不讲拧转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 2. 3. 一切都说圆了,HH太有才了!他将拧转入弯和用刃入弯的关系反过来说,用刃入弯成了滑雪基本要素,这个要素PMTS教,所以大家来学PMTS。 deyi同学比较完整的收集了PMTS的参考资料,了解PMTS可以参见deyi同学的Blog。 六、我的观点 每个滑雪技术体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各种滑雪技术相互融合的几率远大于相互排斥,普通爱好者不必拘泥于某个具体的流派,但以一个流派为主线学习是必要的。 鉴于国内雪场的现状,基于PMTS学习完全刻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内雪场只有大平道和非典型蘑菇(典型蘑菇是在天然雪上滑出来的,不是人工垒的),不练刻滑还真没什么可练的。 七、参考视频 1. 2. 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sIEcsimm34/ 小回转腰部以下拧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rXlvHGHZNY/ 小回转全身拧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3fJ1V8pLKQ/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tMHcLgUFo4&feature=PlayList&p=3C84F39FF235A588&index=13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