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非洲版“辛德勒”,拯救了1268人
标签:
卢旺达饭店影视 |
文 | 壹默了然
"当一个国家陷入疯狂,整个世界闭上眼,有一个男人敞开了双臂。”
《卢旺达饭店》改编自真人真事。
电影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难民的故事。
这场胡图族对图西族的种族灭绝大屠杀,长达3个多月,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将近100万人的生命“被”自己的同胞“消失”。
这个数字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10。其中,94%的受害者是图西族人。
同属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何要这么“相煎何太急”?
导致这场杀戮的根源,还是当年殖民统治留下的恶果。
卢旺达在独立前曾是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殖民者在统治卢旺达的时候,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政策。
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刻意制造两族间的矛盾。殖民时期,他们扶植图西族为统治阶级;等到他们离开时,又将国家大权交给胡图族。
这种故意分化,挑拨离间的行为使得两族之间矛盾重重,内部冲突不时爆发。
20世纪90年代,两族武装势力展开内战。
1994年,矛盾爆发到顶点。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展开疯狂的报复,爆发了二战后最为惨烈的种族清洗。
大屠杀给人民的带来的伤害是深重的,不论是胡图族还是图西族。
世界各地的记者们也都陆续撤离了,连维和部队也不会守在这里了。
他们本可以阻止惨剧进一步的发生,但他们却选择了袖手旁观。
弱国无外交,这个赤裸裸的道理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过。
卢旺达饭店成为卢旺达人唯一的避难所,卢旺达人只能自救。
《卢旺达饭店》于2004年一亮相就引起轰动,被誉为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
真善永存,它再度唤起了人们的良知和反思。
你可能以为这事很遥远,其实,卢旺达大屠杀事件发生在20世纪末的1994年,距今仅仅25年。
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生活久了,就会以为,和平是理所当然的,战争离自己很遥远。
而实际是,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冲突和战乱一直存在。
从2011年开始持续8年的叙利亚内战,死去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多少难民无家可归。
每一次灾难,最后受到伤害最多的,就是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看完电影,你会再一次体会到,战争是多么残酷,和平是多么重要。
而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是何其幸运。
·END·
作者:壹默了然,自由撰稿人,思考改变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