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节日里才冒头的朋友

(2017-03-08 23:18:27)
标签:

杂谈

| 壹默了然 


01 

节日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提醒你,原来我的微信里居然还有这些朋友。 

久不露面的刘辉发来一个祝福红包,如果不是这个三八节,我想他会继续保持打死不冒头的恶习。 

我顺口问道:稀客呀,这么久不联系,在哪儿混呢?” 

他依然是那副千年不变贫嘴样:在旅行,见人就说“刷我滴卡”,过瘾。” 

刘辉是我的小学同桌,也算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了。我们两家住的很近,步行10多分钟的距离。 

期间我家搬离去了异地几年,每次回来之前,我都会习惯性给刘辉打电话,约上他和华子两个吃个饭小聚一番,很有回乡的仪式感。 

前些年又搬回来了,刘辉还特地呼朋引伴给我接风洗尘了下,热闹了一阵后,渐渐归于平淡。 

掐指一算,我俩竟有2年多没见面了。 

人就是这样,远处的才是风景,离得近了,觉得见面容易,反倒不怎么上心了。 

我有点感慨,对他说:“等你回来聚聚,我叫上华子一起。” 

他回了个愉快的笑脸:“OK!刷我滴卡,带礼物给你们。” 

 

02 

佳发来微信祝福:节日快乐!最近好么,有空多联系。” 

我说:“挺好,你呢,同乐同乐!” 

佳是我的高中密友,小时候也住得近,后来上大学分开了,她家也搬到浦东去了。当时网络还没普及,我们还经常彼此写信沟通,现在我的书房里,还保留着不少当年她的真迹。 

毕业后,渐渐失去联系。我们结婚都没互相通知到对方。等再次相遇,她女儿已经3岁了。 

我们又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密集联系,我义不容辞担起了干妈的责任,每次出远门总不忘给干女儿带点什么,仿佛把当年对密友的情谊移植到了她女儿身上。 

后来,我也有孩子了,整个人忙得飞起来。慢慢地,我们见面又开始少了,连微信也不常联系了,沦为逢年过节才想到互相问候一声的朋友。 

不过,我们的问候是单独写给对方的,她不会群发祝福给我,我也不会群发祝福给别人。她记得我的生日,我也记得她的生日。 

至于那些群发信息,尤其是又冗长又花哨夹杂大量表情的,我就大致扫一眼,出于礼貌回复两个字:谢谢。 

 

03 

有多少朋友,哪怕你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很近,却很久没联系了? 

他们安安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微信里,躺在我们的手机通讯录里,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人心是相互的,情感是交换的。你不主动联系,我也想不到,走着走着就散了。 

平日里不常联系,节日里发个祝福,也是为了增进感情,为了日后更好地相聚,不然时间长了都会忘了。 

而经常联系的朋友,今天却约好似的一个也没露面。原来,真正的好友,是不需要这些细节来支撑和辅助的。 

于是,我也想起了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很久没见她发圈了。 

我说:“Hi! 好久不见,节日快乐。” 

她秒回:“我正想给你发信息呢,没想到就收到你的了,哈哈哈。” 

这么巧,反正我是信了,也被她的哈哈哈感染了。今天的上海,阳光灿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