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

(2007-06-20 08:57:32)

3.定距变量——定距变量  测量两个定距变量相关系数的最常用指标是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r)。(要求N≥50而且两个变量的分布应近似于正态分布。)

   (常见,所以略)

    需要注意极端值。极端值是非典型、不常出现的观察值。由于回归线不是由最小距离和,而是由最小距离平方和决定的,极值对回归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的值的大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只要有一个极值就能够改变回归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不言而喻,不能仅仅根据相关系数值而妄下结论。(所以在进行相关分析前先考察其散点图)

    偏相关分析

    在诸多相关的变量中,剔除了(控制了)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变量的影响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偏相关的概念,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等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正确地使用它,对正确地得出相应的结论至关重要。

    剔除了一个变量Z的影响后,两个变量X、Y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

    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

式中,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 是普通样本相关系数。

4.定类变量——定距变量

    两个变量中,自变量为定类变量,因变量为定距变量时,采用相关比率来测量两者间相关程度。(又称eta2系数E2

    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

式中,n是样本观察值总数;ni是自变量X的每组观察值数目,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 ;yi是因变量的数值;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是第i组因变量均值;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量方法(5)为因变量均值。

5.定类变量——定序变量  对一个定类变量例如性别,与一个定序变量例如收入水平关系的分析:

(1)用theta系数(θ),专门测量定类变量与定序变量间关系有无和强度,非对称关系,并且不具有消减误差比例的含义

(2)采用λ系数和Tau-y系数,即将定序变量作为定类变量处理。

6.定序变量——定距变量  处理一个定序变量例如教育水平,与一个定距变量如年均收入之间的关系,采用二种办法:

(1)将定序变量看作定类变量,采用相关比例测量法。

(2)将定序变量看作定距变量,采用γ相关系数。

 

小结:在分析两个变量关系时,选择哪种相关系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  变量的测量层次;

2、  变量关系的类别,即是对等的还是非对称的。

 

注意:

    由于是通过抽样的方法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当求出各类样本相关系数不为0时,并不能真正表明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还需要通过显著性检验来判别是否显著异于0.

 

 

    拖了那么长的时间总算有个阶段性的结束,今后还会对其进行补充。也欢迎各位圈友补充修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