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方
孔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71
  • 关注人气:4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教学问题解答

(2010-10-13 17:39:40)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阅读及其他

阅读教学问题解答

孔方按:本文作者为台湾林秀贞老师。 

 

一、请问如何在有限时间的国文科教学中融入阅读教学?

 

A:教师应该认清国文科教学不只是教师翻译课文,课后考学生翻译与解释而已。国语文的教学,要顾及聆听、说话、阅读、写字、作文能力的综合练习,这五项活动都应该有良好的实施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能力。聆听与说话可透过团体讨论完成,阅读教学,是要教阅读的策略,可以选几项策略在课堂上做练习。阅读教学应该与作文教学结合,让学生从阅读课文当中,发现作文的技巧,完成「读写一贯」的学习。

 

二、   试问比较可行、有效的阅读策略为何?(适合国中生的)

 A:罗宾森(Robinson1964)的SQ3R,包含概览(Survey)、发问(Question)、精读(Read)、摘要记忆(Recite)及复习(Review)五步骤,斯达通(Staton1982)的PQRST,包含预习(Preview)、发问(Question)、精读(Read)、自我重述(Self-recitation)、测试(Test)五步骤,都是很好的阅读策略。心理语言学的阅读理论认为,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策略(K. Goodman, 1994),所以,本人试将「看标题作预测」(Predict)的策略融入教学中,扩充为PSQ3R 六阶段,并以「心智图法」做摘要,加强记忆。该策略详见拙作〈读而优则写-论童话之「读写一贯」教学策略〉(本文刊登于9810月号之《国文天地月刊》)。关于「心智图法」,教育部九年一贯国语文辅导群主编的《国语文心智图教学指引》(2008)中,有许多以国中课文以「心智图」做解析的范例,可以参考。

 

三、   阅读策略要单一策略实施或多项策略同时实施? 

A:阅读教学应该多项策略灵活实施,所以,建议多种策略交互使用,学生才不会因为阅读活动很单调而觉得无趣,因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譬如使用斯达通(Staton1982)的PQRST,包含预习(Preview)、发问(Question)、精读(Read)、自我重述(Self-recitation)、测试(Test)五项活动,可请学生准备阅读笔记本,在课前预习时,运用速读的策略概览课文,归纳大意,并将大意写入笔记本中,然后做自我提问,并将阅读文章之后所想到的问题写入笔记本中(预习+发问策略)。课堂上,教师先就该课之主题设计二三个问题以引起动机(发问策略),接着引导学生课堂上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大意,并请二三学生口头发表。发表时,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而不可以看着笔记本照念,这样才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然后开始深入精读,较难的文言文课文可由教师讲解,简单的部份可请学生试着翻译,白话文可由学生归纳段旨并口头发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一起作内容深究与形式深究(形式深究即是要为作文作准备),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时常提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发问策略)。然后,教师示范朗读,并请二三生朗读,精读的策略才算告一段落。关于发问策略的演练,可由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于阅读课文之后提出问题请教老师,并大家分组讨论。最后,教学完毕,待学生回家温习熟读课文之后,教师用试卷评量学生的学习成果,验收阅读教学的成果,完成最后的测试策略。 

 

    阅读教学的困境 

一、在学校图书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全班共读一本书,试问如何在课程中融入阅读教学?有无变通方式? 

    A:图书严重不足时,教师可印短篇散文或短篇小说供学生阅读。如果阅读内容较长的书籍,建议分组共读一本书,如一组有六人,一本书六个人轮流读,一至两周轮完,然后课外召开阅读讨论的读书会。如果教师觉得这本书全班同学都应该读,可以安排各组轮流读,一班若有六组,一本书少则六周,多则十二周可以轮完。讨论是有策略的,应该再课堂上演练一次,其它讨论活动于课外时间完成,并制作讨论纪录。本人都使用美国奥斯朋博士提出的「脑力激荡术」,小组成员4-12人,每次推选主席纪录,主席要风趣幽默地带动大家发言,记录要记下大家的好点子。主席要请大家顺时钟发言,不可以有人不发言坐冷板凳。发言时有两个重要规则:前者的点子可以成为后发言者联想的「桥梁」、别人发言时,不可以太早做价值判断,或负面评价(这是训练聆听、尊重他人的重要方法)。读书会中各自表达意见,就不必表决。但是如果要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在最后大家发言差不多时,主席就大家之前提供的点子作投票表决,一人三票,于是大家各自的意见至少有一票,而大家最喜欢的点子也因为有共识而得票多,脱颖而出。 

二、阅读教学面临时间不足的问题,且无独立的阅读课,若利用国文课实施,会严重压缩到课程进度,如何两者兼顾? 

    A:课本上的范文就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材,教范文时,一边教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并希望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自行运用该阅读策略自学,以增进阅读理解。实施的方法,就是用阅读笔记验收成果。其实,并不需要用独立的阅读课实施阅读教学,阅读策略的教学应该是融入每堂国文课之中的。除了课文教学之外,一学期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次课外阅读的讨论活动,当然,讨论活动的进行,需要运用策略,以完成聆听与说话的教学。另外可以安排一次课外阅读讨论结果的口头发表活动(讨论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这正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如果,教师在国文课中,能设计许多活动,让学生完成聆听、说话、阅读、写字、作文能力的综合练习,课堂上丰富的活动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也就不会有阅读理解不佳、作文程度低落的困境了。如果,所有的国中国文老师都能教学生娴熟阅读策略以及作文策略,未来我们的国中生在国际阅读(PISA)评比中,成绩一定会更好,比2006年在53个国家中排名第16的成绩更好。学生阅读能力好,国家的竞争力才会提升。 

 

                                            ─感谢 台中教育大学 刘莹 教授解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