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正的恐怖片
——《脉搏起搏器》
□孔方兄
一群——原则上应该说是五个医学院的学生发现了死亡和复活的秘密,也是为了探究人死后到底到了哪里。结果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斥着歉疚。这是一种深刻的歉疚,只有进入深刻的潜意识才能发现。凡是体验了死亡的人都会面临一个心的问题,即他们必须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就是他们必须获得赎救。
最终,他们得自己去救自己。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 意象对话
的实际运用。其实他们的死亡体验也就是深度催眠。这时他们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尼尔森,也就是死亡体验的发现者是罪孽最深重的。他经常自己伤害自己,在他的意识里,那是一个儿时的伙伴在伤害他。小时候的尼尔森欺负一个叫比利的小男孩,结果造成了那个男孩的死亡。这件事成了尼尔森内心最大的罪恶感。于是他在死亡体验中就看到了这个孩子。复活后他被追杀。当然,这部电影中,每一个人都解脱了。尼尔森为了获得赎救,又做了一次实验,在实验也就是死亡过程中,他得了比利的原谅。于是故事就结束了。
不过,故事真正讲述的就是一个人如何去获得赎救。电影的恐怖运用了许多手法。场景和道具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所有恐怖电影的元素基本上都出现了。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集大成者。
首先的故事的精彩和玄虚。让人不得不注意而被吸引。每一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其中瑞秋——
护士,和一个临终的老夫人的关系也很微妙。故事在基本的故事中加进了许多头绪和相公的情节,使电影在叙述上显得层次重多了引人入胜。
再就是环境的安排。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里所使用的 恐怖元素 吧。
1
死亡
死亡是最大的恐怖元素。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死亡恐怖。电影里几个玩死亡游戏的年轻人所面对的,当然是最大的恐怖。这人观众的心一直是抽紧了的。
2
灵魂的归属
死后会怎样?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这是一个必须去思考的问题。死后会怎样?人应该怎样活?这些问题是潜意识里的恐怖元素。我们看到电影里每一个人都是思考这一问题,也为了这一问题去玩死亡的游戏。
3
森林
森林是让人恐怖的地方,这是人类最原初的记忆,是人类作为一种森林动物开始就有的恐怖元素。电影里就有一个让尼尔森在森林里的镜头。极具恐怖的感觉。尼尔森在车里,镜头旋转,高低起伏,让观众产生车被某神秘东西围观和袭击的景象。
4
镜子
镜子里的影象总是潜意识里的影像。瑞秋看到的镜子里的20年前就已经死亡的父亲,其实是她内心的歉疚的体现。
5
频幕
电脑或电视频幕,幻灯片,电影,都是潜意识的再现物。电影里这样的镜头出现了好多次。甚至连摄像机的小频幕都会成为潜意识的出口。
6
地下道
火车到地下道的时候,总是恐怖感觉出现的时候。黑暗和压抑就是这类恐怖感觉的体现。
7
坟场 尼尔森带领几个伙伴到了坟场。一个个墓碑就是恐怖的元素。
8
幻像
每个体验了死亡的人都会看到许多幻像。这些幻想分别不同。比如尼尔森就看到京剧脸谱一样的怪像。大卫被一个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骂。瑞秋看的死亡的父亲。乔总是看到被他玩弄的女人。
9
混乱的场景
电影里混乱的场景很多,几乎没有一处整齐划一的场景。连教室也是一样混乱不堪。只有大卫寻求谅解的女伙伴的温室,显得温馨一些。
10
门
门后面有什么?瑞秋看到的一间卫生间或房间的门后有红色的光。她去把它推开,看到了父亲。父亲吸毒。最后父亲原谅了她。或者她和父亲互相原谅。瑞秋的父亲死于自杀。
总之,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一个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人,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看。再就是,这部电影可以作为 意象对话
的教材使用。电影里每一个镜头和情节其实都是意象对话。导演和编剧也许没有意识到,但他们确实在做意象对话。并通过这样的目的使病人得到赎救。
毕竟这是一部有结尾的电影。所以看过之后心情会舒畅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