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总会有发现
给文章打分,是一件荒唐又尴尬的事。因为对文章的评价其实是无法量化的。
但我们还没有找到别的办法。
因此,寻求获取作文高分的办法,成为一些雄心勃勃的语文老师的永远的探索。
这里,又有一种新探索破土而出。我们将其称为“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一本名叫《文化底蕴》的书;一本教会中学生“使用文化”以提升作文内涵和考分的书。
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后天的创造性活动及结果,加上这一切对人类自身的改造;同时,文化也是一种群体习惯。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文化影响,同时又影响着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也许我们可躲开一切,但就是躲不开文化。
尤其是到了现在,“全球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现在,各路文化的碰撞越来越频繁、深透的现在,对文化的关注已是前所未有的敏感。
有关文化的思考,已成为思考的核心。
让作文扎根于文化的土壤,这真是智慧而大胆的理念,本书作者谭蘅君、王洪不但这样想,还这样实践,并探索出一套较有效的操作方法,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作文”的理论系统,应该说这是有益而可贵的探索。
作为一线教师,在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进行探索的同时,不得不直面应试教育的逼迫,而让人惊异的是,应试在“文化作文”里只是一种小道而已,本书的讲解让人深信:如果写出具有文化底蕴的考试作文,那么其得分就不会低;当然如果能写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其发表率肯定也不会低。
面对应试教育,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两位老师找到了更有操作性和简单易懂的方法。这些办法实在是广大考生的福音——只要拿其中的任何一点来尝试,立刻就会产生极好的效果,当然这效果不仅体现在分数上。说实在点,对于考试,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过关。从内心讲,我们认为,什么办法对获得分数有效,什么办法就是好办法!所以,对这本书的技巧,我深以为然!
此外,我想说的是,由于这些聪明而且优秀的语文教师有良好的创作功底和文化积淀,所以他们的书竟然不单纯是一本作文参考书,而是一本充满激情、语言优美、诗意和散文化的著作。读他们在书中描述的作文境界和所列举的作文范文,让我以为这就是一本散文集。
本书如果作为作文教材来使用,我以为学生和教师的收获都是很大的,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解决了许多关于作文考试和文学积淀的问题,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基础性的问题。考场模式和文学模式的结合讲解,是一种很前瞻的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句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祝诸君在面对考试时莫慌莫忙,把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获得高分,乃至满分!
当然终身把自己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生命也会是高分,乃至满分!
是为序。
二○○六年一月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