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小说三大原则

(2007-04-19 09:37:53)

写小说三大原则

    孔主编


    第一、重复原则。什么叫重复原则呢?就是在写文章时,对一些特定的细节要一再重复 举例:孔乙己到酒店时:“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孔乙己》那篇小说,充分利用了这样一个原则,重复的地方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大作家都知道这样一手段。
    第二原则是:矛盾原则。什么叫矛盾原则?就是故事里的冲突有强烈 ,各种各样的矛盾,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牵扯到矛盾上去。人和人、人和事件~~~
    举例:《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矛盾,孔与社会状况的矛盾,十分特别。《孔乙己》这篇小说也充分利用了矛盾的原则
    第三原则:这是第一次披露的小说原则:个性原则。所谓个性原则就是小说叙述中始终要有一个个性的视角 。比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句话的视角就是“我”。 在“我”的文章里,所有的描写基本上要以“我”为出发点,写“我”的见闻、感受、观点、态度、情趣……但是,不排除其他人物的个性化的发现。举例:卡夫卡《判决》。当格奥尔格给朋友写信时,他望向窗外的西河、桥梁和对岸淡绿的小山冈。注意,这里“淡绿”二字,就是格奥尔格的个性化视角,就是他看到的。有人会问,实际上季节到了那一步,山冈就是那样的。错!在小说里,主人公看到的景象绝对不仅是季节的缘故 。而是与小说的情节大有联系的。在小说里,主人公看到的景象绝对不仅是季节的缘故, 而是与小说的情节大有联系的 。在没有“我”的小说里,所有的描写句都要加上一个印记——谁看到的、谁听到的、谁想到的~~~~
    我再举个例子,加缪《不贞的妻子》,开头:“长途汽车的车窗是关着的”——注意,这句是第一句,车窗是关着的,当然是事实,可是,这一细节是谁看到的?“长途汽车的车窗是关着的,但是有一只瘦小的苍蝇在里面飞来飞去已有一会工夫了。”——苍蝇,又是谁看到的?肯定不会是所有人都看到的,而且注意到了苍蝇的瘦小,可见看见苍蝇有很长时间了。“长途汽车的车窗是关着的,但是有一只瘦小的苍蝇在里面飞来飞去已有一会工夫了。它无声地、费力地飞着,显得特别不可时令。雅妮娜看不见它了,后来又看到它落在她丈夫纹丝不动的手上。”为什么说丈夫的手是“无丝不动”的?因为看见苍蝇落到丈夫手上,雅妮娜内心希望那只手能动一下,那样,苍蝇就可以飞走了 。注意,“纹丝不动”这个词其实就是为了说出女人的内心期望来。小说中 的语言大抵如此,了解了这一点,谁都可以成为小说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