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气球
孔 方
气球,这种物件如果看成是一个人的话,将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卖气球的人是气球的创造者。那时,气球得用一跟绳子拴住,一不小心,它会飞走。我们会看见卖气球的人手里攥着一把拴气球的线,而气球在他的头顶跃跃欲试,蓝天是它的梦想。买了气球的人也会告诉孩子,小心,气球会飞走。有许多气球就是这样飞走的。它们回到了蓝天。——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倘若不追究后果的话。或者在孩子的哭声里,是气球抛弃了他,飞上了梦想中的蓝天。这是每一个孩子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因此,很多气球的线紧紧地攥在孩子的手里。气球就这样被牵着,如同温顺的宠物。可是我们知道,这绝非气球的本意,它是一定要想办法飞走的。它从被鼓满了气以后就一只是这样的目的,这是它作为一只气球的全部。
呵呵,它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一根细线吗?
气球回到了孩子的家里,依然被拴住,可是相对自由了一些。房子里有空间可以施展,气球就在房子里练习飞行。往往,它被一个重物坠着,它想飞,虽然牵住它的不是孩子的手,但却是更坚定有力的重家伙。它们是没有情面可讲的。它们对飞翔从来讨厌,它们对拴住气球态度坚决,它们和气球势不两立。可是一旦重物的重量减轻,那可是不好的!所以往往是这样,牵住试图飞翔的气球的重物是那样的重,重得也许连孩子也拿不动。
呵呵,可怜的气球。
气球就这样耗着,它时而被孩子牵着,时而被重物坠着。它没有一刻脱离那根线。气球有没有把那根线当成自己身体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气球就这样耗着。它肚子里的气体逐渐逃逸,——是啊,虽然线拴住了气球,可是线没有拴住气体啊!气球的气体逃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后,气球瘪了许多,但它飞翔的愿望并没有消失,只要有机会,它仍然是可以逃脱的。
呵呵,……
这一天终于到来。气球已经老了。它再也不能飞起来了。可是线和拴着的重物竟然仍然在。孩子早就不喜欢气球了。他把气球忘记,忘到九宵云外。这时候,拴住气球是也许不再是重物,而是那根线了。
气球瘪得厉害。匍匐在地。气球已经不是气球了。
呵,……
请把气球看成一个人,一个青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