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 |
吾弟:
见信安。你说的那些事情,比如我的有些行为、言论等,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你说得没有错,经常情况下,我都是因为不善克制而受了一些伤害——当然都无关痛痒——我有时甚至觉得,我是适合做一个领导的,开拓性的工作于我好合适啊!呵呵,你看,每当人说去自己时,总是觉得自己是很伟大的。
我不认为一个领导只会管人。这话得辨证地看,越大的领导越无能越好,比方克林顿氏,因为不懂经济而使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而一个小的领导,却需要多方面的才能。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才华使一个人显得与众不同,而不是他的圆滑、处事等附加因素。当年杨元庆进联想集团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销售人员,可是这是怎样一个人呢?他不谄媚、也许并不圆滑,但联想电脑的销量却大幅度增长了,可以说,这样一个人,使联想集团在初期的积累中,得到了销售额的支持——资本的积累。杨元庆做销售时,把电脑做了许多样子,只是机箱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而已,而且起了许多美丽的名字:联想天琴、联想天问、联想双子星……很快,杨元庆就成了销售主管,柳传志退休后,杨元庆因为巨大的销售业绩,而成了联想的新帅。你看,如果杨元庆只是善于讨好上级,疏通关系,他怕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超级大财团的总裁的。
当然,我们得说说机遇问题。可是我的观点是:不管上天给你安排了怎样的机遇,你都有可能成为那中境遇中的佼佼者。一个追求向上的人,是一定会成功的。
追求的敌人是惰性。好的条件、待遇、环境都可能使一个有追求的人变得安于现状。我就是一个例子。曾经我是一个极度不安于现状的人,不管什么事,都想打破,都想从中寻找破绽,发现新的问题。可现在,我觉得我的这些品质已经越来越淡了。一个人,当他的想法得到实现以后,他就很可能变成新想法的阻挠者,变成别人的革命对象。所以,我现在的问题就是一直保持这样的怀疑精神,一直保持战斗精神,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我的观点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其实是工作上的问题,不是政治上的问题。那么,我就能继续保持这份工作。为什么不自己找工作?自己成为小老板?我也常这样问自己。可是成为一个小老板需要众多的条件,需要资源的配置。对于现在的我,这些条件似乎不存在。所以我只有打工的命了。
我觉得一个人最好的品质是善于思考。这些对你来说是一种习惯了,我觉得你的思维品质很好——有些问题能想得很具体,很准确——这是一般同学所没有的。但光有思考是不行的——“思而不学则怠”,我好像给你说过,多读一些书,不管什么样的书,只要拿来就很快读下去,读,总有收获。读得多了,思考就自然缜密,自然就能发现新问题,开辟新道路。
说到那个社会调查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现在你不妨做一些小的调查,慢慢把思维的方向向许多问题调整,你就能发现你的毕业论文的方向。不能一来就拿个大问题来做调查,一是自己吃不消,二是浪费许多精力。你现在才读一年级,主要是学会调查的方法——经济学是非常注重实证的。
闹中取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因素。你想想,我们为了得到某种方便或好处,那就得不管一切阻挠地实现。用在读书上,就是一旦你读书了,就立刻全神贯注地读进了书里,其他一切都不再注意。过去我喜欢许多方面的书:哲学、文学、历史、生物、中医等,但是现在想起来,那是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的胡乱行为。如果现在让我再读一次大学,我恐怕就得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怎么干,和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肯定会策划得好好的,然后一步步去实现。这岂不美妙哉?
由于你嫌弃我的书法,就用电脑写,比手写快一点。又不会弄得手酸。
就写到这里吧。估计你要回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