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拜访制印名家喻大躍

标签:
孙玉良喻大躍 |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
北京拜访制印名家喻大躍
喻大躍,在网上久闻其名,如雷贯耳。其以制印出名,“百寿图”获国家专利。文化上的专利,恕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见到。终于有一天,微信上联系,喻老师告诉我他的家庭地址,约我相见,听闻这个消息,大家可以想象,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喻老师的住宅,虽处北京市里,却可以用”草堂“形容。没有宽敞的客厅,没有满墙的墨宝,喻老师本人,也不像想象中艺术家的”范儿“,或长发飘飘,或光头锃亮,或胸前长髯,或唐装靸鞋。喻老师是隐藏在闹市中的高人,如果不说,和街头买菜的退休老头没什么区别。但一经谈吐,特别谈起书画制印,突然你会发现,站立在面前的,貌不惊人的他,实在是艺术界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人。
喻老师长我十岁,1958年生人,祖籍湖南浏阳人,但已经丝毫看不出任何南方人的痕迹,倒象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仔细问起来,果然。他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艺术上是著名美学理论家、书画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起敏先生得意弟子。名师出高徒,喻老师不注重外观形象,却注重内在修为,仅仅制印一项,他就苦苦钻研二十余年,他制作的“百寿图”集各种印式之大成,图文相容,形神兼备。从形状上,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瓦当形、泥封形、炉形、鼎形、爵形、锁形、古钱币形等,从印体上,有甲骨文、二篆、汉隶、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几乎囊括了我国汉字演变的各种字体,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功底不可为也。不只如此,百寿图的每个印章,都有深刻的文化涵义,如他用十二生肖及松、鹤、龟、鹿、桃、喜鹊、蝙蝠等代表“长寿之灵”,用阴阳鱼图案,揭示出长寿是身心平衡的结果;用天地日月图案,揭示出只有“心怀日月、身寄天地”的博大胸怀,才能受日月光华、享天地滋养;用青龙(东)、朱雀(南)、白虎(西)、玄武(北),揭示出“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用傲霜高节的四友梅、兰、竹、菊,揭示出春夏秋冬轮回往复的道理,主张不违时序,顺其自然;用琴棋书画四艺,悦耳,益智,增识,养目,陶冶情操;用农耕、垂钓、坐禅、打拳等,提倡“身不避寒暑,心不染俗尘,忘情于山水”等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每一方印皆有出处,每一方印皆有故事,一百个寿印囊括其中,我想如果康熙、乾隆大帝在世,在“千叟宴”上贡献此宝,定当受皇封御赐也!
喻老师好客之人 ,临近中午,留我吃饭,受宠若惊之至。电话邀约,中华红十字会的王兴阶老师、原中国建材出版社的郑奕老师、原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习春祥老师应约而至。果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喻老师亲自下厨,顷刻之间酒宴摆上,虽不是饕餮大餐,却自然生出浓浓亲情。谈吐间,觉出喻老师与王兴阶老师、习春祥老师、郑奕老师是多年密友,相互之间互相调侃,如返老还童的孩童一般,虽年近花甲或已过花甲之年的几个老头,闭眼给人一种青春的朝气。谈吐间,三位密友对喻老师的人品、作品推崇之至,更加深了来时对喻大躍的深刻印象。
我将多年前的处女作品《游义梦水——孙玉良乱弹四大名著》(中国戏剧出版社)赠予喻老师作纪念,喻老师愉快地收下了,并回赠我《百寿图》及书法作品一幅,上联是“半壁山房待明月”,下联为“一盏清茗酬知音”,横批是“皓月禅心”。细思这诗真有禅的意境也。坐在半山腰的一个小房子前正在独自欣赏一轮明月,知心朋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端出一杯清茶奉上,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去了酒肉之气,来客也其乐融融,相谈甚欢,这才是人生之中真正的知音也。皓月为证,心有灵犀,谈天说地,忧国忧民,此才为“文人雅趣”也。
我与喻老师、王老师、郑老师、习老师一见如故,因为岁数最小,故为小老弟也。三位兄长可谓良师益友,谈笑间便觉得长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喻老师对寿的感悟,让我顿有醍醐灌顶之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用印章的形式将寿的深刻涵义表现出来,喻老师开了先河。想象中,《百寿图》亦画、亦书、亦印,配以对联、横批,精装细裱起来,挂在客厅中堂之中,大概会凭添不少文人雅气罢。不觉时过正午,到了告别之时,颇有依依不舍的感觉。忽然想起宋代诗僧喻惠洪的一句诗来:满城风雨近重阳。喜滋滋收藏起喻大躍老师“发明”的《百寿图》,心中暗想,大抵百年过后,喻老师的大作也会如先祖所云洛阳纸贵而“满城风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