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当当的穆柯寨,如今只有一条狗在坚守
穆柯寨只剩下一条狗与“山神”在坚守
文/孙玉良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往往选择登山或观海,让大自然的“无为而治”去抚慰我躁动的心灵。这次背起包想走就走的旅行,是9月5日晚上才做出的,6日凌晨5点46分,我便坐上了去六里桥东的地铁,在那里转乘836路公交去十渡。
十渡是我早就向往想去的地方,不过,那里的漂流、蹦极、骑马以及富有特色的农家美味并不是我最想体验的所在。我这个人,有“寻古”情节,凡是古人生活过的地方,犹其有故事的古人生活的地方,我都愿意去看、去听、去想。甚至,我极想亲自爬上高山之颠,或面朝大海,旁若无人地大声吟咏古人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十渡是有历史的地方,据说这个地方,在10至16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那如画境般的高山白云岩,便是十数亿年前经过大海的洗礼形成的。不过,我对考古学没有兴趣,我只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历史感兴趣。朋友说,那你就重点去穆柯寨吧,那里是穆桂英的老家,这位女中豪杰年轻时曾生活的地方。
穆桂英,是我除了花木兰以外最佩服的一位巾帼英雄,她的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穆柯寨招亲大战杨宗保,降龙木显神威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原来穆柯寨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啊,位于十渡里面的第三渡。眯眼想一想,当年杨家将在高阳、任丘、雄州、霸州、保州一线抗击辽国,杨宗保去请“降龙木”,原来打马去的北京房山。说起来,穆桂英还算是一位北京姑娘呢!
十渡介绍的穆柯寨很美:聚义厅、习武场、穆桂英闺房、招亲房,古朴自然;点将台、射箭场、嘹望哨,草料场,风采各异;古寨墙,降龙木、天门阵图、诱人凝思。远眺四周美景,尽享山野风情;宝座峰,雄伟奇特,栩栩如生;朝晖山,千太绝壁,万仞穿云;骆驼峰,伏卧山岭,形态逼真;猴头峰,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哇!这样的好地方,怎不让人“垂涎欲滴”,涌起一股将美景“吃”进去的欲望。穆柯寨,我来了!
车刚驶入一渡,便恍然进入另一个世界,群山叠翠,石壁如屏,山下河水清澈,宛如护山河一般曲曲弯弯。一个老农,在河里专心致致地捕捞河虾,河对面有几只羊在悠闲地觅食。绿树掩映的村落,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鸡鸣,当年贾岛有《寻隐者不遇》诗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大概就是我现在这种心情吧!隐隐约约也能听到人声愉悦的欢叫,那是第一次体验美山美水的人漂流时从心底发出的惊异。偶尔也能看到瀑布,飞流直下虽然没有三千尺,但水帘一样的水花飞溅还是让我幻想里面是不是有个“水帘洞府”,脑子里便有几个猴子蹦出。有拍婚纱照者,在瀑布前摆出各种姿式,宛若凡间仙女。公交票务员说,这里是南方大峡谷,三渡到了。
三渡,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穆家口村,这里位于北京西南,距首都大约80公里,穆家口村由三渡、四渡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农户156户、439人,听一位姓隗(音)的老伯介绍,全村除了他是外来户以外,绝大多数都姓穆。穆桂英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这里突然冒出一个全村皆姓穆的穆家口,并声称全都是穆羽(穆桂英父名)的后人,穆桂英的宗亲,真假难辩之际,不由得勾起我更大的好奇。
穆柯寨在哪?一下车,我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寻找。在各种游客当中,我是属于“野驴”的那一种,喜欢独来独往,探古寻幽。寻遍整个村落,也没见“穆柯寨”三个大字,更没见象别处一样游客如云的熙熙攘攘。按理说不会啊,在历史上穆柯寨也算大名鼎鼎了,提起浑天侯穆桂英,哪个不竖起大姆指点个“赞”啊!虽然穆柯寨比不了峨眉、五台、普陀和黄山、泰山、华山,但也不应该渺小到找都找不到啊!十渡风景地图上都能找到的地方,亲临其境,竟然跟我玩起了“躲猫猫”,寻隐者不遇了!
一位好心的大妈说:你得往回走,走过头了。刚进村时路西即是。
我瞪大眼睛如考古似的搜寻,终于在一个破落的破墙豁口处,看到了“穆柯寨简介”五个字,简介上面标有“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字样。简介介绍的,与外面宣传的无异,且用中英文书写。唯一不同的是,宣传栏外面堆放着一堆粗细不等的木头,地上脏乱不堪,一条狗孤零零地被拴在那里,无神地看了我一眼,便又垂头入定,想它的心事去了。在一座还算成型的房子里,关闭着几只羊,见有人来,探头探脑地哀鸣。
往山上爬去,一幕幕触目惊心,这里象是遭遇了战火,又象是遭遇了抢劫,台阶上长出了杂草,间或有动物的粪便。山很陡,路很细,需专心致致攀爬才行,否则便有失脚坠落之危。正在专门攀爬之际,突然有一条草蛇出没,吓得我冷汗中冒出一层鸡皮疙瘩。有一条蜥蜴慢悠悠地踱出,久未见人的样子,抬头见我不是熟人,点点头,缩回草丛中去了。一只蜻蜓如直升飞机般在我头顶盘旋,我冲它吹了声口哨,它便惊慌失措一头扎向更远的空中,给其他动物送信去了。有一根木头,比碗口还粗一半的样子,半截入土,半截被火烧成了灰黑色,在那见证着过去曾发生的一切。建筑皆破败不堪,瓦片散落在地上,穆柯寨的寨门更不象想像中的“魁梧、高大、宽敞”,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孤零零令人心疼。
早已分不清哪是聚义厅,哪是习武场,哪是点将台,哪是射箭场,更无法找到穆桂英香味迷人的闺房、捆绑杨宗保逼其成亲的招亲房,降龙木只是传说,天门阵图更是“假语村言”了。唯一成型的建筑,是一座勉强维持的山神庙,庙里“冢中枯骨”似的山神表情痛苦地“与山同在”,坐在那里独自生闷气,面前的香炉里空空如也,惟有灰尘散落一层,供桌已不知被哪位“暴徒”掀翻,歪躺在旁边。还好山神是神仙,不会饿死,不然恐怕他早已耐不住性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临近穆柯寨山顶的地方,不知是哪位穆家后人建了一座长达十五米的影壁墙,我想,或许这座影壁墙是给穆桂英书写“丰功伟绩”用的,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未就,便成了现在的“无字碑”,任由游人涂抹。山顶,是一座不知名的建筑,或许是所谓的嘹望哨,建筑下面是一孔洞,可以通过它进入后山。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空气清新,凉风习习,大汗淋漓,给人一种累而爽的感觉。整个穆柯寨,只有我一人游玩,穆桂英在天有灵,是不是会视我为知音呢?
穆家口村的主路两侧,布满了饭店、超市,穆桂英的宗亲后人们,热情地招呼着往来游客,但适逢中秋佳节这里仍是冷冷清清,除了“南方大峡谷”有几个人在那拍婚妙照外,没有几个人在这里停步驻足。我在想,穆家的后人是不是只继承了穆桂英的勇武,头脑里少了她智慧的一根弦呢?你不把穆柯寨修好,创新出旅游生财的模式,这里怎么会兴旺呢?还有北京市旅游局的领导老爷们,宣传手册上印的头头是道,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穆柯寨如此衰落,不说丢了杨家的人,丢了穆家的人,不是也丢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人吗?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不作为的腐败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穆柯寨山顶“一揽众山小”,非但没有减少郁闷之心,反而凭空生出一种“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悲鸣。想当年穆桂英何等英雄,如今桃花仍在斯人去,家中竟落魄到如此田地。她的后人不肖,只顾招揽生意挣钱,忙得竟然忘了只有“穆字招牌”才能给他们带来荣光,留在穆柯寨坚守的,竟只有一条拴在那里的“忠诚狗”和护卫穆柯寨的“山神”,岂不悲哉!

站在穆柯寨上拍对面的山,美丽如画

穆柯寨的寨门,远不象想像中的“魁梧”

从山上拍穆柯寨的寨门全景

这是穆桂英家做什么用的房子呢?如今用来关羊的禁闭

穆柯寨的山神庙里,是山神还是土地爷,在无奈地坚守

穆柯寨的山神庙,算是完整的建筑了

山神爷的表情痛苦,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穆柯寨破败的建筑,一面墙需要用檀条支撑

穆柯寨的建筑景色,初见以为是刚刚火烧的圆明园呢?

穆柯寨的残垣破壁,令人心痛

穆柯寨象刚遭了兵劫,又象是刚遭了地震

这样的穆柯寨,如何吸引游客前来呢?

穆柯寨的亭子,当年穆桂英是在这乘凉吗?

穆柯寨的破瓦残片,堆满在地上

这算是穆柯寨较完整的建筑了,可惜脏的不行

穆柯寨建筑一角

这块烧黑的木头,见证着穆柯寨曾经的历史

穆柯寨的亭子,顶子破败不堪

临近山项的地方,后人树了一块影碑,长达15米左右

穆柯寨的山顶建筑,好象是瞭望哨吧

穆柯寨后山景色

穆家口村,山脚下拒马河边有几头羊在悠闲地觅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