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是最好结局,但不会促进社会进步

(2014-08-13 15:46:44)
标签: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和谐”是最好结局,但不会促进社会进步

/孙玉良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居民张红伟家深夜遭遇强拆。张红伟夫妻二人赤身裸体被不明身份者用没有牌照的轿车扔到墓地,回到家后房屋已成废墟。正当此事全国轰动时,事情却出现意外转折,张红伟向政府承认错误,且“满意”地与政府签定了拆迁协议,获得了与强拆前价格一样的补偿。天大的事,被“和谐”解决。

    张红伟为什么会低下他曾经“高贵”的头颅?很显然心中压力很大。不明身份者敢深夜将其赤身裸体扔到墓地,如果再不低头的话,下一步的遭遇是什么?吓的你想都不敢想。莫名其妙的车祸会发生吗?会不会突然被“自杀”?会不会突然犯傻“失踪”了?为了一点房子的拆迁款,犯不着连命都搭上吧?任何“身外之物”与生命比起来,都不值那么多钱。

    有人因此讽刺张红伟没有“骨气”,全国人民都在为你的不幸撑腰时,你为什么突然之间“怂”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鲁迅先生常常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百年前中国人那样,一百年后中国人还是这样。张红伟是这样,换做是你,也不见得比张红伟做得好。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胆心怕事,明哲保身的。不到万不得已,犯不上跟政府或者黑社会玩命。当然也有个别有“骨气”的,但这些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牺牲了生命,却没有被人们认同是“英雄”。他们或“窝囊死”,或“犯罪死”。看客们在他们死后,摇摇头,说他们因为这么点小事死了,不值啊。

    对于政府而言,和谐解决,是皆大欢喜的事。和谐解决的最大好处,是没有出事,官还是那样的官,民还是那样的民,事还是那样的事。黑道仍在黑道,白道仍在白道,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就是那样过来的吗?人家西方都进入现代化时代了,我们仍在封建社会徘徊。原因在哪?是因为一种惯性。既使当了奴隶,也习惯了这是命,于是子子孙孙,认为这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命。认命,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

    民不跟官斗,上了古书的;民更不敢跟黑社会斗,因为黑社会根本不讲理,动的是“粗”。跟黑白两道,斗智是斗不过的,斗勇更没有那勇气和力量,不“和谐”又能怎么的?不“和谐”,意味着将会发生莫名其妙的事,或许会流出一些血。中国人自古惜命,轻易不会流血。看客们叹息一声,他们本来是将张红伟当做与黑白两道斗法的“出头鸟”的,没想到他不是。他退缩了。

    中国每取得的一次进步,都是血淋淋的进步。从个别案例来看,和平崛起真的很难。最鲜明的例子,湖北青年孙志刚案,一个自由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活活打死。因为孙志刚的死,在媒体和学界关注下,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从法治进步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应该为孙志刚立碑,永远纪念。应该提醒政府的是,张红伟虽然没有象孙志刚一样“死磕”到底,但那种半夜三更将人扔到墓地的行为,仍然要一查到底,将黑恶势力铲除干净,对官匪结合展开彻查,并出台禁止强诉的相关法律。如此,张红伟家虽然被强拆了,但从辩证法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恶人们也算做了“好事”一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