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什么人才会蜕变为真正“穷人”?
文/孙玉良
仅仅相隔五年,四川再遭上天“赐”给的浩劫。4月20日雅安地震,群众损失惨重,宝兴县的建筑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房子。去世的人也就罢了,在天国安息;活着的人,不知有多少会“因震返贫”!
如果说因病返贫、因教返贫等属于“慢性返贫”,“因震返贫”则是一刹那的天灾造成的贫穷。或许在一分钟之前,奋斗半生的家庭已步入小康,但一分钟后地球的颤抖,让为数众多的家庭一贫如洗。噩梦一般的地震,让人一时醒不过味来,不少人的感觉是“晃如隔世”。亲人没了,房子没了,家具没人,所拥有的一切全没了……
地震,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场战争。而且,是大自然对人类采取的突然袭击手段,预震几秒钟已算超级诸葛亮了,比日本人偷袭珍珠港“迅雷不及掩耳”得多。在天灾面前,人类渺小的如任人宰割的羔羊,什么财富,什么权势,什么名声,一切的身外之物在地动山摇之间,全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地震后,灾区许多人会变成“穷人”,尤其是靠踏踏实实劳动积攒钱财成为“小康之家”的人来说。虽然国家有救济,社会有捐款,但这对于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捐助只能解决一时的生存问题,不至于饿死,冻死,伤病而死,但长期的生活,还需要每一个人自己想办法,不要寄希望国家大包大揽。
穷人分两种,一种是人穷志不穷的人,所谓穷极生变,困难反而激发他们无穷的斗志;一种是自暴自弃,听天由命,怨天尤人。所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破罐子破摔了,怎么帮他,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中国有一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再怎么帮他,他也整日生活在悲观失望和牢骚满腹之中,给一条鱼就吃一条鱼,永远不学打渔的方法,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灾民应该从巨大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失去亲人,失去财产固然令人痛苦,但能够侥幸逃生,不能说不是上帝对你的眷顾。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地震的幸存者们,更应该在劫后重生中悟透生死,看淡这人世的一切。然后重树信心,勇敢面对生活,开始新的人生。只要你不绝望,必然车到山前,大路敞开,否极泰来。你有了与大自然拼斗的勇气,你就不会永远是“穷人”!
其次,我们要牢记一句话:物质穷不是真得穷,思想穷才是真得穷。只要我们还有思想,总会想出办法来的。张海迪是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经过奋斗成为著名作家,中国的残联主席;霍金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因患上肌肉萎缩症又进一步丧失了说话能力,只能利用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动发出指令,通过电脑语言合成器,发出独具特色的“电脑声”,但他却是世界上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科学家。老天爷的脾气,有时很残酷,但人一旦真倔强起来,没有被他的“色厉内荏”吓倒,他反倒会说“I服了YOU!”,乖乖地给你让出一条通天大路来。
只要你还有面对生活的信心,只要你还有一颗跳动的心,只要你还有直面生活克服困难的思想,贫穷对你来说就是暂时的。因为,政府会帮助你,爱心人士会帮助你,全国人民与你在一起,而你,又是一个七级地震都击不垮的英雄,连原子弹般威力的七级地震都在你面前让步了,何况一点点生活上的困难?想当年愚公移山,一筐筐背石头,都让高高在上的“上帝”害怕了,“欺软怕硬”的他赶紧让山神挪走了家门口的太行、王屋,如今,你在上帝放的“原子弹”前都站立了起来,他怎么敢让你一辈子受穷呢?
让我们在大难面前一起背诵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加油,雅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