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日报:酒瓶里的风波
(2011-09-28 04:55:07)
曲靖日报:酒瓶里的风波
|
|
北京多家超市称收到五粮液厂家的提价通知,每瓶提价幅度高达50元后,五粮液给出的提价理由之一却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他们分析称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
记者在张敬伟博客里的《五粮液涨价与扭曲的消费文化》一文中看到,他认为高端白酒涨价近年来次数众多,但没有人对高端白酒的涨价有过激的反应。“尤其是,像茅台、五粮液这些有着‘国酒’名头的高端酒,本来就是高端人士的杯中物。在普通公众看来,那是特定人士消费的奢侈品,属于市场语境下偏离民生轨道的另类商品。”只要以市场的名义,涨就涨呗,但是,五粮液却给出如此雷人的理由。“如此一来,五粮液涨价的理由一下子就转到了扭曲的消费文化层面。”张敬伟认为,五粮液这样的涨价方式,远离了著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很莽撞,后果很严重。
在新浪博客里,有人这样评价粮液的涨价的涨价理由:“可能在一些人阴暗的心理中,茅台、五粮液这些名贵的酒,早应该涨价了,涨到成了他们的‘专利’,穷人连味儿都闻不到,才满足了他们这些消费者的身份需求。”
确实,在市场一片涨升的大环境下,也许五粮液的涨价并不能触动基层民生的敏感神经,毕竟这种白酒是普通民众无法消受的奢侈品。但高端白酒,尤其是茅台和五粮液,其本身享有“国酒”美誉。在其市场利润已经足够客观的 情势下,应该更多担承所负的社会责任,配合国家在春节前后平抑市场物价的调控举措。
话是不错的,但是随着五粮液通过官网发布声明,否认提价后,茅台酒就涨价了,涨到了一千多元还“供不应求”。 茅台酒厂给出的涨价理由,看似亲切合理:“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本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好人孙玉良”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请注意,茅台酒涨价,也包括‘更好地统筹兼顾好消费者的利益’。我不知道,你的酒涨价了,让消费者多花了钱,照顾消费者哪的利益了?”
看来,不管是五粮液、还是茅台,涨价的理由都让人听听着心里都堵得慌,看似这是和民生无关的“酒瓶里的风波”,但其带动的涨价风潮可能会带有传染性的涟漪效应,激活和粮食相关的其他日用消费品的跟风而上,譬如方便面和其他粮食制品等。因而,不能因为民生对高端白酒市场无可奈何的市场逃离,就忽略了这次高端白酒涨价所起的不良示范效应。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