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礼

(2010-07-20 17:41:51)
标签: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杂记

    婚     

     文/申保箱

    施晗要举行婚礼了!
  日前接到他的电话和“请柬!”时间是二零一零年七月三日(阴历五月二十二日,周六)。据说同去的还有几位老师、同窗好友、以及文学社的几任首脑。大家约定在我的“陋室”相聚并一同前去参加施晗的婚礼。八点多钟,王志鹏、李彦婉宁、曹穆晴、方思贤等几位文学社的骨干就来到了我的“陋室”,他们逗留片刻,说是先去取花篮,几个人打声招呼,便先走了。
  然后,我给鲁蒂通了电话,相约在马家沟一起上车,我与女儿到“马家沟”汽车站牌时未见到鲁蒂,十多分钟后,我又给她通了话,她说,她在马家沟已等了十多分钟了。我说我就在马家沟啊?她笑笑说:“你那里是清河南镇吧!你再向南走一站地才是马家沟!”我抬头看看站牌上还真是“清河南镇!”
  “呵呵!”我自嘲自己是如此的粗鲁,但,这也不能完全怪我啊!每次在马家沟下车,都是在对面的站牌处,对面“清河南镇”的站牌却在北面一公里外的“清河桥”附近。同一个站牌,在路的两侧,却相差一两公里。
  我心里一边琢磨着这件事儿,一边匆忙向“马家沟”站赶去。远远地见鲁蒂站在那里注视着我们走过去。鲁蒂中等稍高的个头,细腻白净而又透露着红晕的脸庞,洁白的牙齿,洗过不久的烫发,还未干透的发梢,束垂在连衣裙黑色的裙带上,连衣裙柔和的花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她下肢着一双高位丝袜,蹬一双藕荷色的矮跟皮鞋。其容颜,无色尽摹。一见之际,给人的突出感觉是,这就是“娥眉”、这就是“淑女”。且近有新书面世,是一位优雅、端庄、恬淡而又内秀的才女。此番,她真可谓是玉树临风!其高雅,绝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
  我们一起登上汽车,她坐在后排的一个座位上,时而假寐于琥珀边框的近视镜后,其美貌,我见上下汽车的女孩,竟无一人与之比肩。下了车,我们又乘地铁,在劲松桥走出C口,右侧就是“蜀国饭店”。我们在招待人员的引领下,乘电梯在三楼门口与施晗及高彩艳相见。之后,我和女儿被安排在右侧尽头的一张桌子上。室内光线较暗,恰恰是这橘红色的灯光营造出一派梦幻般的氛围。
  说来,我与高彩艳也算是熟人了,大概是一年前的一天,施晗与一个女孩走进我的“陋室”,施晗介绍说她叫高彩艳,是同事,在一个部门工作。让她坐,也不坐,就站在地上,那天,她给我的印象是有些稚气与拘谨的,从他们的言谈举止看,感觉她与施晗的关系不同一般。
  有人说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子是最漂亮的,此刻的高彩艳,穿一件红色旗袍,容光焕发,的确非同凡响。她与施晗穿梭于酒席之间。每来一拨人,施晗都一一向她介绍一番。
  首先认识的是施晗的好朋友方杰,方杰说:“这俩人算是找着了,施晗就穿一件牛仔裤,高彩艳的旗袍竟是今早才买的!”我们正聊着,这时走来一个身着唐装、留背头的中年男子,施晗介绍说:“这位就是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中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副总编审孙玉良,与你还算老乡,他家是河北任丘的。”
  “兴会——兴会!”我说着与孙玉良握手相识……
  “来!大家认识一下!”回头,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我叫郑荣耀”,他说着取出名片,双手递与我,我点头致意,也恭敬地用双手接过名片,小心地放在文件包里。之后,施晗又介绍《世界文艺》杂志社社长刘云峰、《服装时报》社长朱继代、以及搞出版工作的王贵水、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的属家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月秀军;建设部建筑文化中心的库立言;思成源(北京)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国存丰,以及部分作家和文友:周红成、李银召、黄永、孙少武、李新纯等一一相识。
  这时,忽然有一个女孩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您就是申老师吧?我在什么网上见过您的照片,手里还拿着一本《有一种眼泪叫感动》的书!”
  “唉!惭愧啊!虚度年华而已!”我向眼前这位可爱的女孩点头致意,并与新老朋友一一握手。
  这里方兴未艾,便听到隔桌上一阵礼让,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回首看时,见冰洁携夫人已在近门口处的圆桌上款款落座。我急忙过去打招呼说:“冰洁老师……”
  “吆——大作家!”冰洁调侃一句,他与夫人见我过去,便站起身来。我走过去与冰洁及夫人握手,并向他们问好!回到座位时,见文学社第一届主编,时下的《中国糖果月刊》执行总编——姜昆与爱人一起走来;紧随其后的是文学社第二届主编,时下的摄影师——关知己与女朋友,据说他已出版两册有关摄影艺术的书籍。我与他们聊着,还听到身后方杰与酒店负责人有关音箱的交涉,便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说:“这里没有磁带,都是主家自己配备。”于是便听到方杰跑下楼道的脚步声,不大会儿,他携着一部“小本”电脑跑回来说:“还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之后,便听到音箱“喳喳”调试的声音。
  在这之际,施晗陪同一位很精干的年轻人过来,大家一见面熟,施晗介绍说这是白海廷,是艺术系同学,之后又考上了最高学府,是同学中最出色的一位。此间,相继落座的有胡小东的爱人马银莉,坐在我的右侧,她说她是代表胡小东前来参加施晗的婚礼的!依次是任卫军的女友和他、再其次是因淑芹、我的女儿申晓娜、姜昆及其女友、最后一个就是坐在我左边的白海廷。大家互相问询一番,一阵说说笑笑。
  婚礼要开始了,关知己与女友回到与此对角的文学社历届首脑组成的圆桌,鲁蒂坐的位置于此相背,只能看到她一头的黑发和纹理优雅的裙领。回头见施晗他们腾飞文化公司的老总贾振明落坐于右排中间的桌子旁。与他是几年前同林非先生、翟民安教授、施晗等在学知园的一次宴席上认识的,相见之际,我向他招招手,打过招呼。
  婚礼开始了,摄像机不停地闪光,录像机不停地录像。
  郑荣耀主持婚礼,他要施晗伸出右手,要高彩艳伸出左手,相互牵手,并要他们各自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离开对方,并祝愿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依次发表贺词的有: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赵晨晰;中国重点城镇建设投资工作委员会的刘永;《中国经济时报》社的冰洁:腾飞文化公司的老总贾振明等等。
  最后,郑荣耀以一首小诗相贺:
  相识相知是爱情的前奏,
  相思相恋是崇高的占有。
  相亲相爱是不变的追求,
  相约相守是永远的理由!
  其次,祝愿大家:
  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
  喝尽天下美酒——不要喝醉!
  然后,酒宴开始!他祝大家“吃好!喝好!”
  我们这个桌上都不喝酒,有的喝可乐,有的喝雪碧,姜昆的夫人只喝茶水,有人欲强给她倒一杯可乐,她执意不肯,姜昆凑过来没说什么,只是指了一下女友的肚子……人们也就不再强劝。大家都很文静,吃几口美味佳肴,喝两口饮料,我看看大伙,十几分钟过去了,仍是如此。我感觉气氛不怎么火爆,便提议大家同干一杯!大家一下都站起来,“叮当”一阵碰杯,气氛活跃了许多,于是,我一边给大家倒饮料,又一边倒茶水。这时,一直都不怎么说话的马银莉端起酒杯向我说,申老师,我敬你一杯!“好好,谢谢!”于是我也端起酒杯,站起身表示答谢。
  坐在我对面的是北京考试报记者任卫军,他话不多,吃便吃,喝便喝,给他到茶到饮料时,都双手端杯站起来说声谢谢!说来,与他认识已有几个年头,他似乎比当出胖了许多,在我的陋室,他曾采访过施晗,那时他那消瘦的瓜子形的面庞与眼前这付几近方圆脸的他,怎么也对不上号,我几乎都认不出他了,也许,在我的眼神里,他也感到了些许的陌生。好在施晗的一次次介绍,又激活了彼此的记忆,他在采访施晗的文章里还引用了我对施晗文学的两句评语:“颇具浑厚之气,长者之风!”
  接着是一轮一轮的劝酒,起初是郑荣耀过来劝酒,由于我们喝的都是饮料,他又找来高度白酒给我倒了少半杯,平时在这样的场合,我是很少喝高度白酒的,在施晗婚宴大喜之际,我也破例喝一杯,为婚宴助兴!于是,我端起酒杯,提议大家一起干杯!大家又一次站起来,一阵“叮当”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然后是施晗和高彩艳给大家敬酒;之后是冰洁与夫人走过来给大家敬酒,我向大家介绍说:“这就使词作家冰洁,很多歌星都是唱他的歌唱红的!”最后是贾振明与他的副经理及总监前来敬酒,施含都一一给大家做着介绍。
  大家吃喝一阵酒后,有些人已离席而去。我看看鲁蒂她们几个酒兴方酣,于是我想过去打探一下她们是否有要回去的意图,因为离她们最远,中间要绕过几个酒桌,这些酒桌上的人几乎都来敬过酒,自然我也要回敬他们才是。于是就由近及远,先敬了贾振明,又敬了冰洁他们所在的宴席,才绕到鲁蒂她们文学社一帮人的酒桌前。岂料这桌子上有一位不相识的长者,他说:“你培育出施晗这样优秀的才子,理应敬你一杯啊!”
  “实不敢当!”我说“施晗天资聪明,都是我跟他学啊!”我说的都是实话,怎么说,他也不依,非与我碰一杯不可,此番,我只有奉陪了!便与这位长者满饮一杯。
  至此,酒喝得已有点多,见了施晗,我问他还有什么要做的事情?他说一切都有安排,并留我宴席后一起去歌厅唱歌,我婉言相谢,与女儿一起告辞而归!
  2010-7-10

 

曲直,原名申保箱,1956年出生于河北馆陶,少时家贫,常跟姥姥在卫河岸边采药,后读书工作,工厂倒闭后经朋友介绍,来北京闯荡。自2003年始接触文学,并致力于散文创作,曾在《工人日报》社第三届文学函授班学习。作品先后入选《精品美文》《感悟一生的散文》《经典的抒情散文》《最富哲理的美文》等。曾任《当代校园文学选》副主编、《情恋文学》编委。现任北京某大学校报编辑。

著有散文集《有一种眼泪叫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离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