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万个韩寒
文/孙玉良
韩寒,一名八十后作家,一名寒车手,入选2010年《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韩寒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正象他自己“低调”而言,是没有的。他只不过是那个“皇帝的新装”中说实话的小孩儿,他的很多真实的想法,虽然很正确,但现在是不能实现的。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按韩寒的博客点击率看,他或许有超亿的“粉丝”,这么多的粉丝,佩服韩寒,羡慕韩寒,相信韩寒,崇拜韩寒,但就是没有人做成第二个“韩寒”,或许没有人愿意做第二个“韩寒”,中国有很多文笔超过韩寒的作家、思想家,他们或博士硕士、或教授学者,他们在赞同韩寒敢说真话的同时,骨子里仍“中庸”地、虚伪地认为“皇帝穿着漂亮的衣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孔子”的,儒家思想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基因里面去。中国之所以出了个韩寒,有三大原因。一是因为他过早地离开了中国传统教育,高二时就肄业赛车去了,避开了传统教育洗脑式的灌输;二是因为韩寒有超常的思想天赋,靠自己的天赋瞎琢磨悟出了“真”“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韩寒之“道”不是东施效颦的其他想做韩寒的人学得来的;其三韩寒有胆量,有勇气说真话,他无情地抛弃了孔子的中庸,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一丝清凉。
中国的思想界,很长一段时间里“死水一潭”,甚至不如解放前的文艺界思想界。那时侯中国有康有为梁启超,有鲁迅胡适……现代中国有谁?余秋雨吗?虽然是大师,但是个被人们嘲笑的“含泪的大师”。现代的很多专家学者,恰恰大多数是象余大师一样的“含泪大师”,在体制内舒服地生活,韩寒自称没有进入文坛的门,但恰恰是因为没有进入这个体制内大门,他才能成为特立独行的韩寒。
中国要想发展,急需要先进的思想做指导。而先进的思想,是需要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现代的中国,已习惯于说谎话,习惯于生活在谎言的世界里。说人家清代“八股”,我说现代人比前清人还八股,尤其是官场上的文章,哪一篇都似曾相识。那一些有权有势的官面人物,台上讲得义愤填膺,正人君子的样子,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讲话的同时不住地暗笑台下听讲人的“迂”呢。要想改变这样一种局面,中国至少需要一万个实事求是的韩寒,需要开一万个实事求是的“韩寒思想连锁店”。韩寒自称“公共知识分子”象“公共厕所”,如果全中国只有他这一个供人们发泄的“公共厕所”,还不把人们憋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