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者自杀彰显教育失败
文/孙玉良
这几年,大学生乃至硕士生博士生自杀成了“时髦”词汇。我总纳闷,这些天之骄子们,在学校里哪个不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宠儿,哪个不曾是落榜者嫉妒的对象。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话,必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锦上添花;家庭条件不好的,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怎么会就想不开,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呢?
前几天,我的一位邻居刘冬自杀了。他曾是一位大学生,因身体原因被退学而想不开。据专家分析,高学历者自杀的原因,不外乎感情受挫、竞争压力、家庭贫困等造成的绝望心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学业压力占33.3%,人际关系占27。8%,恋爱情感占22。0%,精神疾病占11。1%,生理疾病占5。6%。
对于高学历者自杀的做法,我是有些不可理喻的。我中考第一年失败,复习一年才考上一普通高中,没有时入重点,算是遭了第一次打击;高考时名落孙山,想复习因家庭穷困拿不起相关费用,算是遭了第二次打击;我不甘一辈子穷困命运自费上了河北师大,初次出门生活便遭遇半年的生活费420元、130斤粮票被盗,连饭都没得吃,只能靠打工勤工俭学谋生,算是遭了第三次打击;总算盼到了完成学业,学校不包分配,请了几顿客也没有找到工作,算了遭受了第四次打击;给市委书记写求援信在乡政府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迟迟不能转正,最后被迫辞职,算是遭受第五次打击;辞职后在河北星火集团找到一份工作,担任工会主席、销售部经理,因工作压力、生活没有规律在38岁时得了脑梗塞,因而被借故辞退,算了遭受了第六次打击……而今,我没有了工作,身体又不好,收入微薄,按理说“没有什么活路”了,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杀。
大学生们,如果你家庭困难,上大学是脱贫致富的最佳出路。上了大学,丰富了知识,而且有了比农村更多的人脉资源,这为你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确实竞争压力大,不好找工作,但退一万步说,你又回村当了农民,我想也是有知识的农民不是?干什么不比别人就近呢?致于感情受挫,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在这个世界上,爱情并不是唯一,分手了,说明你们无缘,或有缘无分,找另一个更适合你的就是了。感情的事怎能强求?
高学历者为何选择自杀,我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想,没有一个正确的信仰。上学,是为了多学知识,丰富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知识基础。如果把理想定位于升官发财,把上学想象成升官发财的捷径,当成名利场的一个环节,则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个积极的人生,不是升官,不是发财,不是为名,不是为利,而是为子孙后代创造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把为子孙后代创造财富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则你就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你就会觉得时间非常地不够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把时间当做世界上最宝贵财富的人,怎么会想到自杀呢?
我们的课本,有政治课,有历史课,有语文课,每每教导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做贡献。但就是这些十几年来一直“被树立”远大革命理想的现代年轻人,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年富力强时,在青春年少时,在祖国的花朵正欲开放时,却有一些人选择了自杀,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高学历者选择自杀,彰显的是现代八股式的教育失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