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式的爱情现代人难以忍受?
(2009-08-13 06:18:31)
标签:
孙玉良文化 |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
牛郎织女式的爱情现代人难以忍受?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8-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孙玉良
现代人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了,在人们看来,牛郎织女或许是最该离婚的夫妻之一,没有交流,没有性福,父母不赞同……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牛郎织女》又一次让人回顾了中国式的爱情。仰首看天,牛郎、织女仍在银河的两侧翘首以盼七月七那天的到来,如果一定要给这份中国式的爱情加上个日期,我敢肯定,一定会是一万光年、一万万光年甚至更长更久。
不过,牛郎织女似的爱情,在现代人看来越发不能被人们忍受了。
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面一天,这意味着牛郎、织女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两人缺乏了最起码的生活基础,就是过去有再深厚的感情基础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没了基础,就只剩下了“责任”,剩下了诺言。想当年牛郎织女热恋时,一定不知山盟海誓了多少遍,什么爱到海枯石烂啊,什么爱到地老天荒啦,什么“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啦,但牛郎织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什么是维系牛郎织女感情不变的支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观念在作祟?还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美好回味?是那一纸大红的结婚证书拴牢了他们?还是两个孩子不能失去爹娘一方的牵挂?
所以,尽管有很多学者呼吁,但最终七月七无法成为中国人的情人节或爱情节,相反西方传过来的公历2月14日情人节在年轻人心里慢慢扎下了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商品社会的到来,随着感情要以物质为基础的理论的“深入人心”,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纽带越来越脆弱了。当爱成了一种坚持,当爱成了一种等待,当爱成了一种回忆,当爱成了一种责任,当爱成了一种纯粹的精神时,试想,满口中喊着追求“性福”、喊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年轻人,哪个会为了这些而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