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辞典》成另类“招生办”?
(2009-05-28 06:03:12)
标签:
孙玉良文化 |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5-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孙玉良
现在的上学渠道是越来越多了,这不,由王小丫主持的CCTV-2名牌节目《开心辞典》也成了另类的“招生办”,19日起正式启动首个以国学为主题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选拔,最终胜出的前九名选手均能获得北京大学国学班免试免费入学两年的奖励。
消息传出,舆论大哗。赞成者以北大教授张颐武为代表,认为“再高深的学问,如果最后只能封存于记忆中,沦为摆设,倒不如推向市场”;反对者以北大副教授胡续东为代表,认为
胡教授的“不开心”在于太把国学当回“事”了,把研究国学当成了专家教授的专利,别人不可轻易“亵渎”。国学知识怎就不能与商业娱乐形式相结合了?只要有利于普及文化,什么方法都可以试,都可以做。几千年的国学,如果尘封在博物馆里作为“考古抑或考据”的学问,还谈得上什么经承与发展?国学并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你专家教授可以研究,俺下里巴人当然也可以品味,至于品出的是庙堂版还是山寨版,自可以在辩论中发现“真理”,至于“真理”在哪一方,也并不见得在你专家与教授的“口袋”里。
实际上大多质疑的焦点,不在于胡教授的“不开心”上,而在于质疑免费上北大的方式上。实际上可能质疑的人们没有看懂《开心辞典》的详细说明,北京大学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属于成人教育系统,与成为北大正式生有天壤之别。
即便如此,人们主要担心的还是“不公平”。毕竟这是普通人进入央视、进入北大的一条捷径,所以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选手的身份是否有“潜规则”的印迹?是否由某官员明“招标”暗“内定”?是否有泄露“开心考题”的嫌疑?是否王小丫一颦一笑暗示着对与错?诸如等等。本来“君子坦荡荡”的事,因为日常社会风气的不端正,把那么多人变成了狐疑的“小人”。《开心辞典》能否因为这件事继续“开心”,关键在于“公平”二字,如果被媒体曝光出了潜规则,王小丫恐怕今后就再也笑得不开心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