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岂容发展!

(2009-05-13 22:23:14)
标签: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岂容发展!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5-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孙玉良

    假设写一篇《孔乙己》后传,孔乙己成了新时代的教授,把“书”理解为他人的劳动成果,则窃“书”是否算偷呢?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当然算偷了。

  现在是个求发展的年代,什么事都讲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著名血液病专家黄晓军“发展”了恩师陆道培教授的理论,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令人惊诧的是,学生获奖,恩师非但没有引为自豪,反而开发布会指称学生剽窃,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黄晓军到底有没有剽窃?这需要专家、某鉴定委员会或法律部门做进一步鉴定,我们不可妄加评论。鲁迅曾写过一篇小说《孔乙己》,孔乙己最著名的一句话叫“窃书不能算偷”,听到这句话,令很多穷苦的读书人心酸,想读书而无钱买书,想提高自己胸中学识不顾羞耻发展到“偷”的地步,的确也需要一种勇气。虽然文章中的看客对孔乙己是嘲笑的,但后人无不对孔乙己抱以深深的同情。窃书虽然不很光彩,但如果孔乙己因为家庭困难只停留在学得人类智慧的层次,还是能取得人们原谅的。假设写一篇《孔乙己》后传,孔乙己成了新时代的教授,把“书”理解为他人的劳动成果,则窃“书”是否算偷呢?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当然算偷了。剽窃与否的关键,只是在引用他人成果时署名与否的问题而已。吸收他人的成果,直接的“拿来主义”,或干脆如孔乙己似的“偷来主义”,冠之以自己的尊名,当然会遭到大家的反对。

  黄晓军在创建自己的理论时,如果引用恩师或其他高明人物的观点,无可非议。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恩师应该高兴并引以为自豪的事。事情发展到师生“兵戎相见”,是学术界的耻辱,也是人类的悲哀。即便在没有给出定论前,每一位学者都应该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从黄晓军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来看,成果是真实的,是推动社会向前“真发展”,只不过师生有一方缺乏“好汉子敢做敢当”的勇气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