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作协“招安”草根是好事
(2009-03-31 04:38:14)
标签:
孙玉良文化 |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
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荐
这是我第一次用“好人”的笔名发表文章:
孙玉良:作协“招安”草根是好事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3-3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好人
湖北省作协最近公布入会条件,公开招揽网络写手
作协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发现和培养文学新生力量,“发现与培养”并没有规定一定要通过纸媒啊?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手写啊?
面对这一局面各地作协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先是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谈歌与河南省副主席郑彦英联手抵制著名的草根名家韩寒,言称“如果我是韩寒他爹就把他打死”。韩寒是谁啊?博客点击两个多亿,拥有数以亿计的粉丝,你得罪了他,任你是多大的主席,哪有你的好果子?“围堵”不成,湖北省作协第一个想到了“疏”,最近公布的入会条件规定: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获奖(网络奖)作品、精华帖或转载帖达30万字,开个人文学博客3年以上,写博字数在50万字以上,或连续担任文学版主3年以上者,即可申请加入湖北省作协。此规定等于公开向网络写手们“招安”。
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表态很明确:作家协会的大门向所有的文学写作者敞开,它不必介意你是用什么方式发表作品,它介意的是这些作品的质量以及它的影响度。我很赞同方方主席的态度,本来嘛,作协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发现和培养各民族文学创作、评论、编辑、翻译的新生力量,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发现与培养”并没有规定一定要通过纸媒啊?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手写啊?于是过去加入省作协的门槛儿被“修正”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但我需要提醒作协主席们的是:“草根”的品种也是不同的。有的“草根”不屑作协,那就让他自由发展好了。有的草根愿意加入作协,尽可考察吸收,但前提是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网络本来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世界,把“草根们”一棵棵培养成“大树”当然是好事,如果“森林”受不良“草根”习气的影响一步步“退化”成荒林,岂不成了中国文学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