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孙玉良
作家孙玉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83
  • 关注人气:21,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扩大内需群众有三怕

(2008-12-04 09:30:27)
标签:

孙玉良

内需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感谢缘起缘落圈子荐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扩大内需群众有三怕?

孙玉良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打算投资4万亿人民币,地方打算投资18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这个天文数字让老百姓吃惊不小,原来国家是这么有钱。你外国穷了不用或少用中国的产品了,咱刺激国内需求。咱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跟外国通商能过好日子,不跟外国通商插起门来几千年也过得不错。政府应对危机这么大的力度,看来天塌不下来,老百姓应该放心了。

    不过,走访一些普通老百姓,他们还是忧心忡忡。老百姓怕什么?鄙人一介农夫,总结出三点:

    一怕形象工程。国家的钱,不管有多少,都是纳税人的钱,都是老百姓的钱。怎么花这钱?也应该老百姓说了算。这二十多万亿人民币,如果建一些“驴粪球子外面光”的形象工程,是老百姓最怕的,中看不中用啊!河北省就有个“三年大变样”工程,据闻各大城市都要为拓宽路面拆迁重盖,拆与不拆以规定的路面宽窄为标准,拆得人们人心慌慌。拆了盖,盖了拆,有的高楼大厦才盖几年工夫就要“变个样”,实在令小民看不懂。“三年大变样”是好事,但变样是要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变样,是让老百姓的腰袋子变样,是让人民的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是生活原地不动甚至倒退,只是楼更高了,但仅是富人住;路更宽了,穷人的心更窄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怕腐败了一批干部。一提扩大内需,就是修桥建路,高楼大厦。这对一些包工头是天赐福音,按他们的传统的“招标”手段,不知又有多少国家干部、人民公仆被腐败拉下马。靠请客送礼揽到的工程,不偷工减料,造一些豆腐楂工程,怎么能收回成本?干部是怎么发财的?有人总埋怨一些干部不做事,站着茅坑不拉屎,是庸官,是不作为官;实际上凡是发财的干部,都是“做事”的干部,都是白天上一天班,夜里还要钻空心思加班“做事”的干部。他们千方百计地找事做,就是为了寻找发财的机会。外表上他们为国为民很忙,忙得高血压、心脏病、血糠高,实际上他们做的什么事只有他们心里才知道。

    三怕老百姓得不到实惠。这二十多万亿人民币,是挤出的老百姓的血汗钱,花完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如果花完之后,只是一些官员靠形象工程升迁了,只是一些包工头挣得盆满钵盈,而不关老百姓什么事,则经济危机之下一定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激起群众更大的怒火。什么叫内需?依我看就是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就是老百姓的需求,所以政府在决定扩大内需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是什么,花完钱后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税务局里有句口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愿这句口号落到实处。

    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不知清不清楚?他们需求的,是一份实实在在赖以谋生的工作,不要让他们下岗或失业,所以国家应千方百计地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谋生技能;他们需求的,是得到更高一层的教育,做一个高素质的国人。所以国家应该降低学校的收费标准,尤其是大学的收费标准,让贫困学子能够上得起学;他们需求的,是有病能方便看病,能看得起病,所以国家应大力投资乡村医院,降低医院收费标准,农村合作医疗不就很受群众欢迎吗;他们需求的,是国家科技实力大幅度提高,让大家都能扬眉吐气,以做中国人为荣,所以国家应大力提高科技投入,花多少钱老百姓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俗话说:有钱花在刀刃上。政府是人民的当家人,是一家之主,掌握着如何花这钱的大权,怎样使这钱花得值得,花得群众满意,花得度过危机,花得国富民强,是一门充分考虑国情民情后才能决策的学问。理财是一门学问,花了钱,得要求他有巨大的回报。如果没有回报,甚至越花越穷,那谁花了这钱,谁动了老百姓的奶酪,那谁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败家子。这绝不是危言悚听。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http://www.17xie.com/book-202.html谢谢!另,我已应聘成功17xie社科版总编,17xie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协作式写作平台,中央广播电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我代表董事长徐志勇先生热诚欢迎大家加入17xie,使你的作品出版成为可能,别忘了点推荐人孙玉良,则我们就会成为书界的朋友。有意加盟者请点击注册: http://www.17xie.com/reg.php?uid=3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