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转载:我们都先来“悟”而优则仕吧!

(2008-10-23 11:22:25)
标签: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杂记

我们都先来“悟”而优则仕吧!

 2007 年诺贝尔奖又颁过了,全世界注目,可是掠过全世界的目光,又有谁反思过,“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奖已经走过107年,今年中国人又一次与她失之交臂。”的真正原因呢?我就知道一位,他就是我们非常勤奋、非常优秀的博友孙玉良。这样的窘境促使他夜里也止不住要静静地思考咱中国人究竟怎么了:

仅有的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至今其发明人姓字名谁还很难考据(蔡伦只是纸的改进者,毕升只是印刷术的改进者,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人失传),这怎能不让人质疑中国人的智商有问题呢?

在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更是没有出现牛顿、伽利略式的以及和爱因斯坦式的一个个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家,这不是更进一步让人觉得中国人的智商有问题吗?

可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也是事实啊,连美国人都承认“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腰包里,美国的智慧在华人的脑袋里”。

为什么,作为世界上最优秀民族之一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却要不得不面对今天这样的窘境呢?造成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窘境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怎能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

孙玉良先生为我们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根据孙先生的考证,“学而优则仕”这个自诞生以来一直左右着中国人为人之道的观念,可能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曲解了它的本意。

据孙先生考证,首先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出自《论语·子夏》:“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发明权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其次,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学”是“觉悟”的意思;“优”,解释为“饶”,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补充了“优裕”,杨伯峻先生译成“有余力”;“仕”,在古代不单只是指现在行政学意义上的“做官”,而是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的意思,是一种“公教人员”,全句可理解为“通过学习悟出了真理,觉得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干起来有余力,得心应手了,就可以出来当“教父”似的“公教人员”了。

经孙先生这么一考证,“学而优则仕”完完全全是老祖宗为了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在各个方面出类拔萃,当然包括夺取诺贝尔奖在内,而立下的至理名言。我这样说也是有我的依据的,这些年来,我也特别在意思考中国人怎样才能如风卷残云般地夺取诺贝尔奖,我得出的未来中国人要如风卷残云般地夺取诺贝尔奖的观点,与孙先生的考证有不谋而合之处。尤其是其对“学而优则仕”的理解——“通过学习悟出了真理,觉得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干起来有余力,得心应手了,就可以出来当“教父”似的“公教人员”了,几乎就是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不二的人生历程,这是比起考证“学而优则仕”的原意要容易得多的事情,因为这才是近107年里发生的事情,很多经历了这样人生历程的人依然健在,不仅如此,更有更多的后来者还将见证这样的人生历程。

我注意到孙先生所说的“仕”含有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的意思,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宗教情结,尤其是在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占了大多数,而在这些得奖者中信仰基督教的又占了大多数。我注意到信仰基督教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很多人提到了为“上帝”揭开世间的秘密,拓展人类认知的疆域,是自己作为“上帝”的子民对“上帝”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是他们在科学探索上取得杰出成就的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这和我们的“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有着本质的共性?

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共性,那么,人家得奖了,而我们没有得奖,这能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我们几千年来并没有真正地按照老祖宗的圣意“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底的确确确是按照老祖宗的圣意“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了,那这就只能说明,人家的“履行子民对‘上帝’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我们的“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根本就是两码子的事情。

我认为,无论孙先生考证的结果如何,像孙先生这样的思考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他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我们自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就是在我们的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找到一个导致我们落后于人的焦点,简化我们超越别人的路径。我想,要取得最终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反思自己,而且,我们还要做与人家的根本性的比较,我希望孙先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下去,为中国人不愧自己五千多年的文化,超越他人,在夺取诺贝尔奖方面获得持续的大面积丰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观点是我们很有可能是极端地理解了老祖宗为我们立下的圣言,但是,也很有可能即使是我们完全正确地理解了老祖宗为我们立下的圣言,我们也只是比我们今天要好很多,但我们还是与诺贝尔奖无缘。我认为,人家的“履行子民对‘上帝’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我们的“从事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很有可能根本就是两码子的事情,当然,这可能是有交点的两码子事情,而且,更有可能是两者都急着向着共同的交点奔去的两码子事情。别人将更加“君子”地“履行子民对‘上帝’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我们也将成为更会履行子民对‘上帝’必须履行的义务”的“君子”。

在这里,我不得不举一个小例子,根据生物遗传学的最新成果,人类的基因同与人类有着近亲关系的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的基因并不是最接近的,而与人类的基因最接近的则是与人类大相径庭的老鼠。如果哪一天,人类能够将人类与老鼠在基因上的微小出别做一改动,老鼠就可以变成人,而人也可以变成老鼠。

我从这里获得的启示是,看上去我们与人家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有着天壤之别,那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差异,而本质上我们两者是那么的接近,事实上我们只要做出很小的改变,我们就至少可以与人家并驾齐驱了,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造成我们与人家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天壤之别的“那根本性的微小差别”是什么?即使我们知道了我们与人家存在的 “那根本性的微小差别”,我们又怎样才能够改变“那根本性的微小差别”?

好在,我们有很多像孙先生一样“‘悟’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悟’”的先生们,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这样的“精益求精”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我们与人家存在的 “那根本性的微小差别”,并能够改变“那根本性的微小差别”,是我们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与人家并驾齐驱,甚至是超过人家。

所以我说,我们都先来“悟”而优则仕吧!尤其是在这博客时代和这博客世界里,我们更要这样去做,进而仕而优则“悟”,“精益求精”直至无限循环往复。(文/太尉的哥哥)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398b4010089h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