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孙玉良
作家孙玉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83
  • 关注人气:21,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种学法,换种考法不行吗?

(2008-06-11 12:44:2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高考

八股文章

范进中举

韩寒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种学法,换种考法不行吗?

孙玉良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不知有多少名祖国的花朵喜笑颜开榜上有名,也不知更有多少名祖国的花朵痛不欲声名落孙山。高考,实质上是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的“变种”,象前清的“八股文章”,越来越不适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但专家认为,目前还找不到一种能代替高考的求才制度。虽然钱学森曾说中国的教育有很大弊端,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拔尖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专家的看法,高考虽有弊端,但截止到目前,是最先进的选才制度,变更不得,于是一幕幕“范进中举”式的活剧继续上演。

    我倒以为,考是要考的,不考不能显示出人才之高劣。考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竞争,是一种最大的民主,没有人同意取消考试。如果取消考试退回到汉朝的荐举制,依现在的中国国情,怕更给腐败开了口子。中国高考的弊端,从来没有在于考,而在于考什么?清朝的考试选才有错吗?没有。有错的是他们的考试内容“八股文章”,死读书,读死书,才培养出了“范进”式的八股人才。现在的高考有没有“八股”弊端呢?我看不但有,而且很厉害,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高考落榜的人就别说了,没有几年,高中水平绝对退回到小学初中水平,所学的数、理、化及外语全都就着粥喝了,忘得一干二净;既便是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很多人所学的知识与工作需要也是风马牛不相及,有人甚至坦言感觉十几年的求学光阴白白浪费了。

    问题出在哪?主要原因之一,我认为出在“全面”上。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我们的教育,却要求人人是全才。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光阴,如果专学武术,一定会诞生出一位武林高手;如果专学兵法,一定会有孙吴在生;如果跟孔夫子学儒,不知会教出多少位颜回似的大儒;如果专门学数理化,恐怕也会诞生出为数不少的科学家的。古代讲学知识需要十年寒窗就能学有所成,而我们十二年寒窗教出的却是一位位百无一用的平庸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他样样皆能,结果是样样不能,每样知识都学了个‘半瓶子醋’。

    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八十后的名星韩寒,韩寒是中国教育的成功反叛者,他学习成绩不好,考试总是倒数后几名,他甚至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但韩寒的优势不在于全面,而在于专业。文学界和赛车界才是他成功的摇篮。从韩寒身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学校教育能不能改改方法呢?换种学法,换种考法不行吗?我认为是可行的。具体方法我认为可以这样:从初中开始,学生的专业只选一门,其它门都是选修课。比如你想专攻文学,那就学语文好了,其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外语都是选学,你可以根据它对你文学发展的需要,选择听还是不听,对相关学科,了解一下就行了,没必要专业。同样的道理,想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都专攻一门,把其它课程当修选修课。考试时,国家从学生中选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你考物理就只考物理,你考语文就只考语文,这样中国的大学是不是就会出现很多专家呢?我看用多如牛毛形容都不会过分,象韩寒同学,一定会作为文学中的佼佼者而进入清化北大,虽然他数理化经常不及格。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文学家,有必要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吗?有必要背讼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吗?有必要是个函数专家搞运算吗?反之亦然。物理学家没必要关心两伊局势,没必要研究屈原李白。如果是个农民,对这一切统统都不需要,关注化肥种子农药,关注耕耩收割机器的发明,关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行了,神舟怎样上天的没你什么事。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里学到的杂牌知识,毕业后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多少?很多知识甚至一生都没用上一丝一毫,以致淡忘了。这是不是对时间,对精力的极大浪费呢?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人的一生,只学一门专业,也会耗费他无穷的精力,到了大学,我认为还应该分得再细一点,比如说你初、高中时专业是物理,考上了大学,当然是物理系了,你的专业再选一次,是声学还是光学?是理论物理还是实验物理?是天文物理还是原子分子物理?还选一门专业,其它选修,学不学学多少全在于你的专业研究需要。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此一来,根据“熟能生巧”的原理,再笨的人,智商再低的人,也会学会一样本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担心“冒不出拔尖的人才”呢?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http://www.17xie.com/book-202.html谢谢!另,我已应聘成功17xie社科版总编,17xie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协作式写作平台,中央广播电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我代表董事长徐志勇先生热诚欢迎大家加入17xie,使你的作品出版成为可能,别忘了点推荐人孙玉良,则我们就会成为书界的朋友。有意加盟者请点击注册: http://www.17xie.com/reg.php?uid=3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