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班牙华人作家张琴17XIE访谈集锦(二)

(2008-06-07 16:06:3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张琴

孙玉良

访谈

文化

分类: 杂记

西班牙华人作家张琴17XIE访谈集锦(二)

总主持:孙玉良

客坐主持:安可小无为

嘉宾:张琴

时间:北京时间4月21日晚七点至八点半

地址:17XIE社科主版http://www.17xie.com/m/bbs/threads.php?tid=12233

孙玉良:你是怎么样在1994年到西班牙去的?是从海南去的吗?你去时没有合法身份,是偷渡过去的?这是你人生中的转折点啊。

张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以商业考察合法签证出去的。如果偷渡出来,我真没有那个胆识和气魄。我所受得教育毕竟和我传统家庭是分不开的。四年以后,我拿到合法身份才踏上归家的路,我足足等待了1440多天,可谓身心憔悴啊!那归心似箭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鱼与熊掌永远不可能同时兼得。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生命中总会有得就有失,所以对早先的失落,包括伦理上的失落,我今生今世不会后悔。不然,白冤枉来这个世界走了一趟。

若恶魔:张老师,如同有些作家喜欢写作的之前排版啊,写作时候听音乐。甚至有些作家喜欢在闲暇之余看一些帮助写作的电影,请问,您平时都有哪些比较特别一点的写作习惯呢?或者特别有感触的音乐或者电影吗?

张老师 如同有些作家喜欢写作的之前排版啊,写作时候听音乐 …张琴:写作是每个人习惯,我喜欢大悲大喜的创作氛围。比方说悲伤的音乐。

孙玉良:注意到你的非凡文学才华得益于大学教育,在那个年代,你是怎么样“就读于西北新闻学院,到四川大学、《四川日报》培训进修,担任了《四川城乡建设报》驻泸州的记者”的,因为你的童年是苦难的,这种良好的学习机会很难与你前期叙述的经历联系起来?你的生命中一定碰到了贵人,他是谁?

张琴:对不起,我至今还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不过我一直在期待这样的机会,最终圆我上大学的梦。1983年,我得到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半脱产的学习,可被单位上书记无辜剥夺了深造的机会,他的入党介绍人还是我儿子的爷爷啦!西北新闻学院是函授教育,现今考试卷我还保存好好的。至于驻站记者,完全是我努力得到的结果。90年代中期,四川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在我们市设置的分会场地,我是惟一参加大会采访的记者。

安可小:看您的照片,居然想起了多年前看三毛书里三毛的一张长发的相片,充满沧桑感,很漂亮很有女人味。可是女人无论如何也都会老的,三毛选择在她还没有老的时候定格,于是她成为永恒。想问当您老的时候,您会选择做哪些事情?

张琴:我呀最怕死,但是不要把我埋葬!

孙玉良:张老师兼受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熏陶,真可说才贯东西,朋友们鼓起你们的勇气,大胆提问吧.我再问一个:你的爱人米格尔•张是个17岁就从江苏无锡漂泊到海外的游子,他的经历一定很传奇吧?能给我们讲讲吗?

张琴:米格尔•张的原名是张宝清,祖籍江苏无锡,由于父亲曾在安徽邮政管理局任高职,所以他在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的一所西班牙天主教学校高中毕业,因品学兼优,被保送西班牙首都国立马德里中央大学深造。他先后曾毕业于西班牙电影专校、马德里电影实验研究院、西班牙多项科技大学(前身即马德里中央大学)建筑学院,此外,并参加高考获西班牙官认装潢师/设计师头衔。毕业后曾以美工师和摄影指导参与近百部国际剧情巨片制作,其中90%余为美国好莱坞巨作,曾在著名大导演瑞以NICHOLAS RAY、林奇DAVID LYNCH、斯皮柏格STEVEN SPIELBERG、菲尔何汾PAUL VERHOEVEN、斯科特RIDLEY SCOTT……等手下工作;余下为西、法、意等国巨片。此外,并被台湾电影制片厂聘任为期两年的总技师,任内除本位职务外,曾以摄影指导身份摄制四部影片。
建筑和装潢设计方面,他在西班牙全国各地和台湾、美国均有多数作品留下。因自幼随母习画,曾在西班牙数城市多次举行个人画展,并为美国新闻处、学府以及酒店等餐饮业作大幅壁画。
他在本年初,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在“电影丛书”中,刊印并发行了一部近乎自传型的札记《地中海晓风残月》,如果诸位有兴趣能在市面购得,那是一本有关求学、电影、旅游、人生各方面非常传奇和具有可读性的读物。

安可小: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个性的悲剧。您是否认为性格决定命运?

张琴:没有错,大凡每个人是否能走到最后,与性格大有关系。关键是自己取舍!?

孙玉良:你在西班牙能看到《泸州广播电视报》吗?你是怎么样得知家乡的情况并向家乡的孩子捐款捐物献爱心的?

张琴:对不起,我们还饿着肚子啦,没有关系。精神第一。

回到家乡,听身边文学朋友介绍知道的。父母丑陋带给孩子的悲剧,并不是孩子的过错。山那边一个买卖毒品的父母,父亲被枪毙了,母亲无期劳改,看见这样可怜的孩子,谁都会伸出手去帮一把的。

孙玉良:你加入了西班牙国籍,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呢?是什么东西牵挂着你不能完全溶入西方世界?要知道,按西方人的观念,你一旦加入了他国的国籍,就隔断了你原来的血缘关系,成了他国的一分子。

张琴:对不起,目前还没有。我出国整整十五年了,从来没有拿着所谓的“华侨华人这张王牌”到国内去招摇撞骗,我就是中国人。无论什么国籍,仅仅是国家对他公民的一个法制局限。即使入他国国籍,可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无法改变你,我永远是炎黄的子孙。不过,或许我保留着客家人的种族,高高的颧骨,塌鼻子,几乎所有西方人都以为我是日本人,菲律宾人,还有马来西亚人。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理直气壮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孙玉良:你是不是在2006年第一次在西班牙华人中发起“奉献爱心,圆孩子一个梦想:读书工程”募捐活动。当时怎么会起了这么个想法呢?

张琴:“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恶劣并不是后天才有的,或许与我爷爷父亲血性有关吧!?我自幼生活在中原老家,是那片黄土地和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如果不是这段刻苦铭心的记忆一直在支撑着我,早不知道我张琴堕落了多少次?当我看见中国还有那么多贫穷的地方,贫困的家庭和孩子买不起书时,刚开始我把自己书款募捐出来,而且是现金。可是地方上用公款请我吃,那餐饭吃得难受呀!?这不是再扇我耳光吗?然,个别干部竟然借此机会叫上好烟好酒自己享用。后来,我发誓不再捐现金,一定把书亲自送到孩子身边。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开始在我身边动员朋友参加这项活动,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爱国不是空头支票,无论用什么形式去回报祖国,都没有错。可是有一些不辨是非的人,他们认为出国者都不爱国!?

孙玉良:你的捐献和别人不同,是“翟岗小学图书馆”,为什么想到建一个图书馆呢?是否有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救苦救难不如救心灵的意思?

张琴:中国不是有一句口头禅:救急不救贫。我的理念和想法总是超现实的,正如救一个人不如救一群体。拯救物质和心智,倒不如先去拯救他的心志。如同我作品里所说:先做人再立业,人都没有做好怎能处世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