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万条生命换回一句话?

(2008-05-18 09:09:35)
标签:

世界末日

强烈地震

伏而待定

四川特大地震

北川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83万条生命换回一句话?

孙玉良

    碰上强烈地震怎以办?如果没有经历过那种劫难的人,很可能惊惶失措:东奔西跑者有之,钻入桌子底下者有之,呆若木鸡者有之,尖声大叫求救者亦有之。上帝降下特大灾难,有谁能躲得过去呢?事实上,不管遇到多么大的灾难,总有为数众多的幸存者,他们为后世同类的劫难留下了万分宝贵的逃生经验,足以让后人借鉴。

    大约450年前,陕西华州遭遇到中国历史上最强烈特大地震,震级八级,死亡人数据统计有名有姓者就达八十三万余人,无名无姓没有统计在内的不知还有多少,堪称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据记载:“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子时分,忽然地震,势如风雷……致将城楼、墙垣、垛口、王府宫殿、官民宅舍、仓库、公廨、监房摇塌殆尽、压死人口不知其数……河水泛涨,平地成渠,横流黑水……四门陷塌,井水沸溢……地裂成沟,泉水如河。”描写其惨状犹如遭遇世界末日。但饶是如此,这次地震还是有很多幸存者,经历了这次地震的进士秦可大就是幸存者之一,地震过后他写了一本《地震记》,不仅对当时地震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载,还总结出遭遇强烈地震时可贵的逃生经验:“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伏而待定”,这短短的四个字,是遭遇强烈地震时逃生的精髓,记住这四个字,即使房屋倒塌,人很有可能安然无恙。可别小看这几个字,这是用八十三万条生命换回来的啊!台湾作家刘墉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地震,他的逃生经验与秦可大的如出一辙:“所以如果地震时你在高楼层,与其跑楼梯被摔死、撞伤,或乘电梯被困,不如留在原地找好躲避处……整座高楼斜斜倒下去,像积木一样,只要里面的人抱紧柱子,别被摇飞到窗外,常常都能没事……”,那么“伏而待定”伏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注意躲开上面的悬浮物如吊灯、会垮的书架、高处的电视等;二是伏在屋里特别结实的东西的旁边,这样既使上面有东西砸下来,让这种东西先挡一下,为你留下一小块活命的空间。有人说:躲在器物旁边容易被东西砸到,我要说:宁可被小器物砸而受伤,也不要被大器物砸而丧命啊!

    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就有很多幸存者照上面所言做的,因而躲过了这场劫难。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和他的学生们正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突然遭遇强烈地震,经验丰富的刘宁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事后刘宁说。当时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他们为什么这么幸运?一是刘宁沉着冷静,指挥有方,二是抗压抗砸的铁椅子救了命。“伏而待定”,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几分钟后地震稍停,他们全都跑出危楼逃生。

    其时,有时候的“命”大,是靠科学的方法争来的。中国有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幸运,总是钟情于那些相信前人经验并积极有效而灵活应用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