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
捐款岂只是富人的事?
孙玉良
早晨,急匆匆乘车四十里赶到县城工商银行,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款一百元。我的家乡属于穷乡僻壤,没有银行所在地,动钱的事只能到城里。对村里人来说,四川地震是“外星世界“的灾难,是道听途说的故事;对城里来说,四川地震好象离我们这也很远,没听说哪里涌起捐款的热潮。捐款时,营业员把办理正常存款取款和客户支到了其它窗口,给我开了个“捐款专用窗口”,算是特别照顾了。办手续时,旁边有人议论:有的说我不常看电视,有的说我们单位集体捐了,有的说我老家就是四川人,早捐了两千元了。不管怎么说,现在以个人名义捐款的只剩下了我一个,前无人排队,后无人随行。在他人诧异和钦佩的眼光中,我慌忙捐出一百元,匆匆离去。自我感觉钱太少,有点汗颜!
但一百元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了。捐了,感觉心情平静了许多。我不管别人捐不捐,自己捐了,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的家境不是很好,身体多病,只靠以前的积蓄和两口子打个零工过活。因为常看电视与上网的缘故,总觉得四川那场灾难就在眼前。我们虽然不很富裕,但毕竟安安全全地呆在家里,毕竟能一天三顿吃上口热饭,毕竟晚上能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毕竟一家老小都平平安安,尽享天伦之乐。相比四川灾区而言,虽然吃得差一点,住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出差只能只能靠步行或自行车,也是天堂一般的生活了。电视上、网上号召捐款捐物献血献爱心,做为同流着一种血的炎黄子孙,谁都有义务。捐款,岂只是富人的专利?
在四川汶川县,以前以为县城是震中,一定是损失最严重的地区,没想到情况却比映秀镇好得多。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城里住得富人多,相比而言住房也坚固了些,抗震能力强一些。而在周边乡镇,住的都是经济条件相对而言较差的村民,住房是省吃俭用几十年才盖成的,盖时为省钱难免偷工减料,钱是省了,但质量却下来了,自家住房,又没有质量监督局的监督,所以大地震到来,只能“责任自负”,被夷为平地了。我是农村里生农村里长的人,对此情况感同身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都是穷人啊,穷人有难,我们不帮谁帮?如果赶到以前划成分的年代,我们都是属于一个阶级:穷人阶级,有着同志般的阶级感情的。富人对我们捐款,是同情我们,怜悯我们,他们拿出九牛一毛,可能够我们祖孙三代花一辈子的了。他们救了我们的急,救了我们的命,我们应当感激,但这也同时成就了他们慈善家的美名。我们穷人对穷人的支持,却是友情的象征,就好比一村人过日子,谁也短不了用人的时候,互相拆借着过吧。一百元虽然不多,但穷人的捐款,不论多少,都是一颗火热的心啊!
人们总是说,十三亿人,一人拿出一块钱,就是十三亿;一人拿出十块钱,就是一百三十亿;一人拿出一百元,就是一千三百个亿。对灾区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但问题是,有多少人拿出了这区区的一元,十元,一百元呢?袖手旁观的有之,幸灾乐祸的亦有之。网上很多人谴责富人捐得少,其实,我们最该扪心自问的是自己。捐款都是自愿的,肯拿出钱来的就是发了一念之仁,钱多钱少都应当受到鼓励而不是谴责。自己如果没拿出钱来,就没有评价他人的权利,既使是穷人也一样。你没有几千万几百万几十万几万几千几百,一百元几十元十元八元的总会有吧,别嫌少,捐出来,你就是生活再苦,也比灾区幸福得多,没有这些钱,他们连命都没了。
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到了考验我们的时候了。平常,网上有很多骂骂咧咧的愤青,好象普天之下就他们爱国似的,其实,爱国,第一就应当表现在爱这个国家的人。如果连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爱,只爱这个国家的金银财宝,只爱这个国家的好山好水,那你就是个贪婪的物欲主义者,不是愤青而是“青粪”,应当受到人们鄙视。我是个农夫,不会讲大道理,但我认为献爱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类人的专利,是做为一个中国人人人都应该有的,我们的同胞受难,我们不帮谁帮呢?多多少少,人人动手,就能重建一个美好的家园。有人谴责外国的公司捐款少,我想也大可不必,人家少捐点钱,以后就不买人家东西了,一是这不可能,二是也显得我们中国人太不大度了吧!
既使退回到五六十年代,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的事自己办,我们不还有十三亿人口不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管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哪里受了难,都是我们中国受了难。不管哪里有人遭了灾,都是我们的家人遭了灾。外国人讽刺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人多了是条虫”,讽刺的是我们的不团结,象一盘散沙。在大灾大难面前,千千万万需要记住的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再不能让外国人看笑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