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不韦寓言“破解”李约瑟难题?

(2008-04-18 08:08:25)
标签:

吕不韦

李约瑟难题

寓言

吕氏春秋

高阳应

魏伯阳

火药

奴性文化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吕不韦寓言“破解”李约瑟难题?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 
吕不韦寓言“破解”李约瑟难题?

孙玉良

    在探索宇宙之奥秘,推动科学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按教科书的介绍,中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只是到了公元第十四世纪,在意大利领导欧州进入“文艺复兴”时代随后的几百年时间里,西方科学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诸如伽利略、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学巨匠,而中国还处于元、明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延续,“八股文章”盛行,于是在科学发展方面远远地被西方落在了后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所享受的现代文明,飞机、火车、汽车、电视、手机、电脑、宇宙飞船乃至令人谈之色变的核武器,无不得益于西方。而这一系列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牛顿定律、伽利略定律、相对论等定理、公理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西方的科学发展凭啥后来居上,中国有长达千余年的科学“领先”基础,凭啥反被“孙子”辈的欧美反超,至今仍是赶超西方的“跟屁虫”,早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吕不韦就做出了“预言”。

    吕不韦的思想,大多存在于他主编的《吕氏春秋》中,这是一部伟大的集体著作,是中国人两千多年前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吕氏春秋·别类》中有这样一由寓言,说的是宋国有一位叫高阳兴的大夫,想造一座新房子,他催木匠马上开工。木匠经验丰富,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会把木料压弯的。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的时候挺象样,过不了多久会倒塌的。”高阳应马上接过话茬儿:“按照你的说法,这房子还管保坏不了!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泥土,这房子还能坏吗?”,木匠虽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造出各式各样精美的房子,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阳应的诡辩把他噎得无话可说。于是一赌气按照高阳应的说法开工了。房子盖成以后,外表上挺气派,但没过多久,因为梁木变形,就坍塌了。

    吕不韦的寓言寓意是深刻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家象极了那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木匠,两千多年来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无一不是技术发明,没听说有什么诸如“相对论”似的先进理论做指导,火药的发明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古人都幻想长生不老,秦始皇还派徐福到海外寻找不死药,在这一荒谬可笑的动机下,炼丹士这一古老行业诞生了,他们奉那位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的老子李耳为鼻祖,幻想炼成长生不老药取阅于帝王升官发财,或成为神仙长生不老,方士们为了炼制仙丹妙药,把各类药物彼此配合烧炼。五金、八石(各种矿物药)、三黄(硫磺、雄黄、雌黄)、汞和硝石都是炼丹的常用药物。其中汞与三黄合炼而得丹砂是炼丹家们的得意之作。炼丹大家魏伯阳在他的《参同契》中排列出炼丹时会出现的三大类情况:一是雌雄配偶,顺利化合,二是“二女同室”,永不化合;三是“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那就会“飞龟舞蛇,愈见乖张”,于是硝石与三黄共炼引起了燃烧爆炸,火药这一伟大的发明阴差阳错地诞生了。

    虽然发明了火药,但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发明者象吕不韦寓言中的木匠,火药的发明是他的无意之作,是他长期试验的结果,他只知硝石与三黄共炼引起了燃烧爆炸,却不知为什么会爆炸,他不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不懂这些细小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这一伟大的发明只能用于制做节日庆祝中的爆竹,最多制成了打猎用的火枪来向统治者邀功请赏,“魏马钧制爆仗,隋炀帝益以火药为杂戏。”而这一发明传到西方后,西方的科学家却用现代物理、化学理论做指导,知其然也知所以然,科学巨匠诺贝尔经过反复研究,仅现代炸药的发明就达129种,其威力之强大令人瞠目结舌,工业上用于开山炸矿,军事上机枪大炮导弹的应用更是尽人皆知。同一种物品,在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手里,就有了这样的天壤之别。

    因为没有把科学研究上升到理论水平,所以木匠虽然知道用湿木头造房子,房子会坍塌,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坍塌,所以在辩论中木匠辩不过高阳应,木匠对木头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观察和描述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定理亦或公理,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赞同。正如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没有使得自己的发明活动由依赖经验和灵感的阶段走入依靠发现自然规律,通过对深层次的自然规律的理解产生新技术的阶段,所以他们的发明大多数为技术发明,虽然很科学但上升不到现代科学理论,有结果而无成果,就象一位能力相当于大学生的社会青年,其能力没有形成“论文”,当然与学士、硕士、博士称号无缘,最多只能是一位技师。

    从南宋之后一直到19世纪末,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出现能够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有“木匠”们的自身原因,更与占统治地位的“高阳应”们强词夺理分不开,中国的官文化发达,不管道理是否说得通,领导的话总是对的。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演化出一种“奴性文化”,在一个群体里,总有一个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既便不对,权威也总能编造出千百种理由,让下属们相信并绝对服从,“拥护权威的纲领,遵守权威的章程,执行权威的决定,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被看成是一种美德,“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这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是天经地义的。“木匠”们虽然心灵手巧,但唯命是听的奴性心理让他们不再对事物的原理进行深层次思考,当然形不成什么反驳领导错误的理论,因为“木匠”们根本就不想形成这种理论反驳领导。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精英阶层”高阳应之流,只关心的是漂亮房子外观上的形象工程,是开创“××盛世”受万民称颂,对“木头是湿的为什么盖房子会不稳定”这一宇宙原理也不会感兴趣,以至于社会风气使然,人们只记位了高阳应的“伟大”名字,没有人知道盖房子的木匠名字,四大发明虽然伟大,但四大发明是谁发明的至今仍没有人知道。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提出的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吕不韦先生就给出了名确的答案。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http://www.17xie.com/m/book/bookhome.php?bookid=4b11c6dec4#谢谢!另,我已应聘成功17xie历史文化版主编,17xie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协作式写作平台,中央广播电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我代表董事长徐志勇先生热诚欢迎大家加入17xie,使你的作品出版成为可能,别忘了点推荐人孙玉良,则我们就会成为书界的朋友。有意加盟者请点击注册:http://www.17xie.com/m/user/inviter_reg.php?uid=3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