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
想结婚?先闹“厨房革命”!
孙玉良
时代不同了,准新娘对彩礼的要求象现在的物价一样,年年不一样。过去讲“三转一响”,只要男方买齐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四大样,新娘子们就美滋滋地上了“花轿”,入了洞房。现在呢?新瓦房,组合家具,一应家用电器,披着蚊帐似的婚纱照,缺一不可。更有甚者,还要电脑、名车的配置方可过门。现在又流行一种新时尚:想结婚?先闹“厨房革命”,没人愿一过门就做烟熏火燎的“黄脸婆”!
俺村闹“厨房革命”,全是小王的媳妇“惹得祸”。小王在邻村华兴集团上班,也算个高级白领吧,美其名曰“王总”,利用职务之便,搞起了“办公室恋爱”,把方圆十里八村最美貌的女孩张燕“勾搭”上手,张燕是华兴的办公室主任,打从大专毕业以来就在这上班,细皮嫩肉的,灵巧的双手敲击电脑键盘,比说话还快,据说一分钟能打二百多字。小王身高一米八0,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按理说与张燕正是男才女貌,没什么可挑的,可问题就出在小王的家庭上。
小王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加上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奶奶,最喜的是睡暖暖和和的土炕。做饭吧,现在烧的还是八印锅,灶具还有浑水瓢、炊帚、掏灰耙、灰篓及烧火棍、风匣等。每到中午,烂柴禾树叶子就填进了灶堂,炊烟袅袅,一股香味从灶间溢出,一准是老太太蒸饽饽、馇猪食呢,顺便也就烧了炕,那叫“舒服”。张燕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他家的生活习惯,让她过门受那烟熏火燎之“苦”,还不如杀了她。
小王爹本来是个“杠头”,最讲老道道的,对张燕的“娇小姐”作风实在看不上,无奈儿子对人家垂涎三尺,贪图张燕的美貌,非她不娶。“儿大不由爷”,只好做了妥协,未结婚先“分家”,在全村引起了轰动。五口之家弄了两个厨房,临结婚,张燕与小姐妹们到了一趟城里,千挑万选,选中了Fotile(方太)牌整体厨具一套,大概是听了“好厨电,要方太”的溢美之词。张燕说:“哪啊,其实各品牌的整体厨房都不错,但方太这名起得好,方太方太,方便太太,就买它了。”其实也不光是名字好,这方太厨具也确实大方、美观,清油烟性能好。张燕领导了村里的“厨房革命”,享受到村里人过去没有过的精彩人生新时尚,受她感染,小姐妹们纷纷向男朋友们发出最后“通谍”:“不买方太,甭想结婚。”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平常分“家”各过的小王家,这天约定吃一顿团圆饭。奶奶说:“小燕啊,今天是祭灶的日子,灶王爷他老人家平常在咱老屋灶间呆惯了,升天在玉皇大帝面前,准说咱家得好。你那方太厨房,是方便了太太,可灶王爷住不惯,今天就别在那屋做饭了,小心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你的坏话。”小燕说:“奶奶,你这老观念也该改改了,咱家那新厨房,第一获利的就是灶王爷,过去他到玉皇大帝那汇报工作,一准是被烟熏火燎的邋里邋遢“丐帮长老”形象,玉皇大帝也腻歪的。如今他在新厨间呆着,没有一点油烟,身上肯定连个油腥儿也沾不上,我想灶王爷升天时,必定西装革履,挺胸抬头,玉皇大帝见到他,也得表扬他‘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要赏他多吃俩蟠桃呢!”奶奶嗔笑着说:“这小妮子,怎么嘴象王熙凤似的,一点也不饶人。”
中午,平常的“娇小姐”亲自下厨,给奶奶做了“红烧鲤鱼”、“小鸡炖蘑菇”、“木须肉”三个菜,忙忙活活半天,也不见她身上脏了一点儿,还是平常的高级白领样:高傲,自信。奶奶说:“老喽!跟不上时代喽,要不是想做饭烧炕,防止俺这老胳膊老腿的受寒伤风,俺做饭也得用方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