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尼姑的爱有多难?

(2007-11-16 19:20:59)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人文/历史

尼姑

红楼梦

妙玉

智能

感情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尼姑的爱有多难? 尼姑的爱有多难?

孙玉良

    所谓尼姑,也叫比丘尼,是指佛教出家修行的女教徒。正当青春妙龄的少女,情窦初开之时,却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出家为尼,她们的心中是否有爱呢?回答是肯定的。一部洋洋洒洒的《红楼梦》给了我们现成的答案。出家并非能远离红尘,完全戒绝七情六欲,得道的高僧,说他(她)道行高深,不过是其定力较高罢了。定力之高如唐僧者,见了女儿国国王,还羞得脸红脖子粗,甭说情窦初开的少女了?就象钱钟书所说的“围城”一样,柳湘莲、贾宝玉因“爱情的鸟已飞走了”,心中再也无爱而毅然出家,从小出家为尼的妙玉、智能却因从没有享受过爱情的滋润而怀春生情。

    相对于尘世中的女子,外加了一层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尼姑心中有爱就更难了。

    妙玉,出身于官宦世家,只因从小多病,不得已才皈依佛门带发修行,自称是栊翠庵的“槛外人”,但她耐不住寂寞,常找从小就想出家的惜春去谈心,一次偶然贾宝玉信步走到惜春的房子里,看到妙玉正跟惜春下棋,于是宝玉问妙玉:“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这话问得多妙啊,修行的人有时也难免心中烦闷,到凡间一游啊!其实这也实在不算什么的,七仙女还思凡找董永呢?织女还不是嫁给了牛郎,她们可都是已经修成仙道的了,何况正当青春年少的妙玉。宝玉自是风流倜傥,对妙玉有极大的诱惑力,与宝玉对话,妙玉时而“脸一红”,时而“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红晕起来”,可想而知剧烈的内心活动。回到庵后,妙玉“忽然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腾,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她,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她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她,持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妙玉的“走火入魔”,实际上是她内心活动的剧烈反映: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她,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她上车”是她内心潜意识的感受,她是个青春妙龄少女,也有七情六欲,也想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啊,但她同时又是佛门弟子,内心里另一种声音在呼唤她:“不能去,那不是你应该享受的生活!”,她的爱欲又是十分强大的,于是“又有盗贼劫她,持刀执棍的逼勒”,两种思想在她的头脑中激烈的斗争,逼使她“哭喊求救”,一方是佛家的清规戒律,一方是青春期强劲的欲望,她该怎么办啊?

    清规戒律到底战胜了妙玉心中的爱,但妙玉仍没有逃脱世俗的惩罚,一群色狼兼盗贼突袭了栊翠庵,妙玉被劫持而走,不知所终。与她的经历相反的是,水月庵的尼姑智能是心中的爱欲战胜了佛门的清规戒律,但她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水月庵又名馒头庵,原是宁荣二公当日所造,年轻貌美的智能便在这里出家,因她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看上了人物风流的秦可卿之弟秦钟,秦钟也爱她妍媚,二人可说是情投意合。智能虽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尼姑,可性格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鲁智深”,为了爱根本没把佛门的清规戒律放在眼里,在水月庵就敢与秦钟频频相会,尽情云雨。二人的感情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因在夜里常常幽会,秦钟感了风寒,一病不起,智能竟然偷偷到秦钟家看望心中的爱人。要知道,她既是个年轻的姑娘,又是个受戒律约束的尼姑啊,在那女人没有一点人权,尼姑更是遭受双重枷锁的封建年代,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秦种的父亲秦业在朝中为官,担任营缮郎之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儒家人物,心中唯一的愿望是指望着儿子将来学业有成,光宗耀祖,哪里想到儿子非但没有认真学习,反而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作主张找了一个媳妇回来,这个媳妇还是个出家修行的尼姑,这不是打他的祖宗“孔夫子”的脸吗?在秦业的心里,这个姑子一不守妇道,二不守戒律,还敢私自登门找她的情郎,简直是大逆不道,可杀不可饶的“妖精”,气的他暴打了病中的秦钟一顿,怒气冲冲将“儿媳妇”智能轰了出去,仍然气不打一处来,觉得秦家的脸面都让秦钟、智能丢尽了,自己是无脸见人了,三五天之内,本来没灾没病的七十多岁的老人秦业,被恩恩爱爱的秦钟小夫妻活活气死。

    秦钟最后连急带气一病而亡,死时他仍然牵挂着心爱的智能,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为了心中的爱情,冲破了套在她身上的所有的枷锁,什么父母之命,什么媒妁之言,什么佛门清规,什么修行得道,都他妈的滚一边去罢!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字:“爱”!但尼姑之爱是这个万恶的社会所不容的。她虽法名“智能”,但她有那么大的“智慧”和“能力”抵抗这个社会给予她的重压吗?经此一难,水月庵是回不去了,心中的最爱秦钟也一病身亡了,流落到苍茫大地上,智能的心中是怎样想的呢?我认为:她的心中一定已无爱有恨,但她恨的是什么呢?等待她的前途又在何方呢?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热门图书http://www.17xie.com/m/book/bookhome.php?bookid=4b11c6dec4#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棋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